本帖最后由 彭海波 于 2019-5-1 07:21 編輯

《說說詩歌的現實主義》
——文學評論.彭海波 來源,中國作家網,中國夢文學網 ,中國詩歌在線,中國詩歌網。
說說詩歌的現實主義之一
在此,我感覺有必要說說詩歌的現代性,或許說新詩歌的時代性,概括說詩歌的現實主義。
新詩從胡適的《蝴蝶》發表至今,已經整整一百年,越來越多的人在寫新詩,這是新詩的繁榮,允許繼承和發展。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第一,現代詩歌的韻律性
詩的韻律節奏,詩的音樂旋律性。韻律和旋律感,都是詩中的韻律。可以說,詩的旋律使概念、思想、情感具有一種時間藝術的表象化,它并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大致整齊、上口、動聽,而是詩美的一個根本內含——內在音樂美。我們讀詩時常有這樣的體會,那詩句很簡單,或并沒有整齊的節律,也沒有押韻,可輕輕誦讀,就不禁心旌顫動,會隨著詩語的音樂旋律飄得很遠、很遠。(卞之琳)
古詩是我國留下的寶貴財富,千百年來,直至今天寫作者眾多,繼承和發揚尤其可貴。而我個人喜歡新詩,可打破條條框框。譬如詩歌
《一切》:
關于你的美,關于真理,關于你的未來
我總喜歡在這里默默看著天空
默默移動的流云,連著我生活易老的時光
并貫通那屬于歡樂的鐘聲
屬于內心神秘世界難以明狀的言語
靜靜地數量快樂,日升日落
垂下屬于大地的果實凝視四季會聚春秋
屬于那尚未滿足,屬于努力尋找的終點
屬于無需幫助,屬于流淌反光的河流
如同棗核,如同蜜瓜,如同生命
如同甜美堅硬頑強的人性
我相信在你的面前遍布光芒和溫暖
暖風下的石頭像我在風雨中遮攔的心
我小小的力量裂開巨變
微笑中,終會和種子一樣盟芽至枯萎
仿佛你的前世和今生,仿佛也包括了所有
(作者,彭海波。此詩2018,09,投稿《人民日報》)
在《一切》之詩下,不難看出,新詩應以自由而獲自由。寫出的合符大眾,以大眾喜歡為目的。《一切》先以人的美、真理、未來鋪墊詩歌。喻示和抒發時光,生命,萬物世界包括在“一切”里,富有詩歌的哲理性以及自然規律的不可回避性——
“關于你的美/關于真理/關于你的未來
我總喜歡在這里默默看著天空
默默移動的流云/連著我生活易老的時光
并貫通那屬于歡樂的鐘聲……”
詩人也是時代的先鋒,其詩歌要真正做到來源于大眾服務大眾。掀起一個新的文藝復興。
第二,現代詩歌的時代性
一些詩人已經熱忠于人云亦云,或相互吹捧,或相互稱贊。批評家的失控,成為金錢的俘虜。詩歌者順情說好話、說假話的頗多,以金錢出書。“詩評家必須有寬廣的胸懷,高遠的視角,海納百川,慧眼識金,才能揚清去濁,贏得讀者的信賴,扶正詩歌的方向。”(詩評媒.空也靜)
新詩時代要求詩人踏踏實實寫詩,寫出時代的呼聲,寫出大眾喜愛的詩歌。
第三,現代詩歌的矇眬性
一些詩人自詡為名家,也有的是別人尊稱的名家,名詩呢?不見得如何,有朦朧的,連自己都不知道寫什么。
回頭看看中國的古詩詞,看看諾貝爾文學獎的詩歌,沒有人說看不懂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新詩最終也會走出,走向世界,并且有些詩人已努力或正在努力。想想看,你寫出的詩,別人理解不了詩意又有何意義?詩歌也是一門藝術,既然是藝術的詩歌,那就要讓大眾喜歡!不是嗎?再看:
【俄羅斯】阿赫馬托娃||關于詩歌
詩歌——是失眠的殘渣,
詩歌——是彎燭的遺淚,
詩歌——是千百個雪白的鐘樓
清晨的第一次鳴響……
詩歌——是溫暖的窗臺
沐浴著切爾尼戈夫的月光,
它是蜜蜂,是草木犀,
它是塵埃,是黑暗,是激情。
《關于詩歌》真實地表了詩人對詩歌的熱愛,它是蜜蜂……是黑暗……是激情,也是詩歌者生活的真實寫照。經歷黑暗和激情終究讓詩歌走向世界,讓詩人有著自己激情的王國。
第四,現代詩歌的局限性
詩歌往往受時間,歷史,國度等等局限。
【阿根廷】博爾赫斯||詩藝
眼望歲月與流水匯成的長河
回想時間是另一條河,
要知道我們就像河流一去不復返
一張張臉孔水一樣掠過。
要覺察到清醒是另一場夢
夢見自己并未做夢,而死亡
使我們的心充滿恐懼,不過是那
被稱為睡夢的夜夜歸來的死亡
要看到在日子或年份里有著
人類的往日與歲月的一個象征,
要把歲月的侮辱改造成
一曲音樂,一聲細語和一個象征。
要在死亡中看到夢境,在日落中
看到痛苦的黃金,這就是詩
它不朽又貧窮,詩歌
循環往復,就像那黎明和日落。
有的時候,在暮色里一張臉
從鏡子的深處向我們凝望;
藝術應當像那面鏡子
顯示出我們自己的臉相。
人們說尤利西斯厭倦了奇跡
當他望見了蔥郁而質樸的伊撒加
曾因幸福而哭泣。藝術就是伊撒加
屬于綠色的永恒,而非奇跡。
它也像河水一樣長流不息
逝去而又留存,是同一位反復無常的
赫拉克利特的鏡子,它是自己
又是別的,像河水一樣長流不息。
這首詩告訴我們詩歌本身像藝術一樣有局限性,要求我們認識詩歌,走出詩歌,讓詩歌長流不息。到大眾中去。盡管詩歌有局限性,無數詩人都在熱愛和虔誠。詩人或經歷了痛苦的煎熬,或高歌,或用全身心的生命來捍衛心愛的詩歌。
可喜的是隨著網絡的日新月異,有些局限被打破,如國際詩歌交流,全國性詩賽、詩會等等。而對于歷史留下的,我們只有在學習中認識理解。
第五,現代詩歌的前景
我對詩歌的前景充滿愛意,我學習詩歌的同時學習《詩經》。因為《詩經》是中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和經驗的結晶,在文學、文化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內容非常豐富,涉及戰爭、歷史、文化、民風、民俗、時代風尚、天象、動植物等等內容,一個人學好了《詩經》,就對歷史、人文、時代、民族等等有了了解,就有了豐富的知識,并因此而有了自己的內涵、教養、審美的能力,以及認識世界的能力。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
希望大家有空多看看……
最后,我作為一個詩歌愛好者,嚴格說我不是詩人。我始終認為我只是一個愛好詩歌的人,并有空時寫寫詩。
借此聊聊詩歌,聊聊詩心!
于2018,09,15,彭海波
說說詩歌的現實主義之二
在今年我曾經說過詩歌的現實主義,我的詩觀也很簡單:你寫出的詩要合符大眾化,所謂“大眾化”,說白了就是要讓大家都能接受,甚至喜歡你的詩歌。要不,你寫出來的詩歌就是生活的無病呻吟。生活本身也要求我們既要寫出詩人激情的詩歌,能激發別人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要求我們走向生活,寫出讀者對生活的呼聲,這種呼聲就是“大眾化”的表現。
在此,我為《黃昏曲》寫過解讀,借以分析和分享給大家。
《黃昏曲》
文/潭潭
黃昏曲 世間渴望著那風雨
斟滿人生田地的花蕾
能讓曙光抵達陸地
繁花似錦的心之花徑
亦是蔚藍的夢深入的心河
與沙沙作響的綠葉輕盈
韻律中守望著你詠的春花
黃昏我已走過你悄聲細語的 歡樂
在輕輕的搖鈴中
袒露夜的羞慚暮光的散落
于2018.04.12.
解讀《黃昏曲》如下:
你的人生經歷無數曲折,并且波瀾壯闊。在經歷歲月更迭的漫長風雨之后,仿佛你到了暮年。
當你回首經歷的歲月,多少往事風花雪月。你凝視生命,留下永恒的回聲。你的生命像花蕾、像心之花徑、像心河、像陸地上永生的輪回的供你欣賞的詠的春天。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代詩人李商隱),留下多少慨然興嘆?
《黃昏曲》這首詩卻抒發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和無限眷戀,激發世人應該在年少時努力于生活。正如詩歌:
“能讓/曙光/抵達陸地
繁花似錦的/心之/花徑”
喻指生命美好,應對生活充滿愛意,即使黃昏來臨。
面對生命,你依然不老——“黃昏 /我已走過/你悄聲細語的/歡樂”。
面對生命,“袒露/夜的羞慚/暮光的散落”。
這首詩告訴我們,暮色總會降臨。因此,更應該珍惜當下,熱愛生活,并珍惜美好而燦爛的青春年華。
借此聊聊黃昏曲,希望你永存年輕的心!謝謝!!于2018,10,23.
上面,我就詩歌的現實主義之“大眾化”說了很多。回顧詩歌的發展史,中國詩歌走過了艱難曲折的過程,她是世界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詩歌離不開中國古代的《詩經》,也離不開古希臘《荷馬史詩》及世界多國古代詩歌。
詩歌一來到這個世界,就與人類的出現和發展,四季的輪回,以及諸多文明源遠流長,緊密孕育著人類文明的發展。所以說詩歌的歷史,以她本身存在的迷人史,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現代社會已經日新月異,可我們的精神仍然保持著經久不息的生命力。詩歌的精神或說詩歌的文明是古代文明和現在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因為如此,詩歌始終是現實主義的。讓我們向現實主義致敬,向詩歌致敬。
詩歌在現實生活中也帶給我們無窮無盡的力量。詩歌的世界,她就像冬天的禮物,沐浴著人類的靈魂。
《冬天的禮物》
文/潭潭
大地失去的東西
太陽正在饋贈
時光美好的部分
冬天同樣擁有
我們的年代不再凋零
盛放美麗的花朵
開啟你靈魂的言辭
納入至福的光芒
即使布滿衰老的容顏
生活也會給予你
春天般的溫暖
仿佛青春在燃燒
眩目 潔白 光澤 柔軟
世界如同雪花一樣
成為冬天的禮物
以此結束,著寫并致意!
于巨龍御園2018.11.
說說詩歌的現實主義之三 ——讓詩歌完善生活
作者:潭潭 2018年11月23日
今天,我要說的就是詩歌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它的意義是什么呢?每一首詩都是詩人孜孜不倦通過對生活的寫作感受,并讓詩歌存在于生活。反過來,因為詩歌的存在,又使我們努力創作,努力于詩意的生活。
我們的生活并非所有的都是詩歌,但我們可以把詩歌當作一種生活寫作。生活的全部不一定是詩歌,而詩歌所有的都屬于生活。正因如此,詩歌所表現和釋放的都是生活。它不是純粹的詩的總和,它以無數的詩人以及無窮無盡的每一首詩的集合。其中,每一首詩歌都仿佛是表現生活的眼睛;詩歌是詩人靈魂的歌手。它不是神話,卻能棲居神秘而抵達生活高峰。
下面看一首詩:
《秋日》
文/里爾克
主呵,是時候了。
夏天盛極一時。
把你的陰影置于日晷上,
讓風吹過牧場。
讓枝頭最后的果實飽滿;
再給兩天南方的好天氣,
催它們成熟,把
最后的甘甜壓進濃酒。
誰此時沒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
就醒來,讀書,寫長長的信,
在林蔭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葉紛飛。
“澎湃新聞經授權摘編《時間的玫瑰》關于里爾克的部分內容。正是這首詩,讓我猶豫再三,還是把里爾克放進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詩人的行列。”(北島 )
時代輪回:或喜樂,或悲劇。詩歌總是以每種存在,在現實生活中始終創造人類各種!美麗奇妙的瞬間,如《秋日》。詩歌又以不同的事實構成生活獨特的藝術品——集合體。
盡管某些人難以找到傾向和熱愛詩歌的理由,但最后他們所有的熱愛都自覺或不自覺變成自己通往詩歌生活。熱情讓詩歌成為標準,誕生成為主宰者。
我們每天做周而復始的事,可是我們卻不知道事物的真諦中其實也包括創造并改變的自我。恰恰就是回眸的那一瞬,你認識了自我!就像詩歌一樣,盡管詩歌的意蘊不完善,或不完美、不完整,但詩歌依然以崇尚的真實而不是空洞的虛幻存在。這種奇妙恰恰反映了詩歌的藝術性,這種表真的存在,不遠離歷史,哲學,甚至自然科學與道德的感知。正是詩歌自我的完善,是詩歌的現實主義。同時,詩歌也就要求詩人的現實主義更準切,更符合人民意愿而寫出真實的生活。
我們把詩歌的真實性和真實的生活有機統一, 讓詩歌完善生活——這就構成了詩歌的現實主義意義。詩歌作品就能真實展示它存在的意義,這樣的作品就美妙絕倫,這樣的現實主義猶如剝去皮的果實,光彩迷人。
顯然,詩人應該站出來,把詩歌的“現實主義名片”做好,并在寫作中真實展現,真正成為人民大眾的詩人。就此感到欣悅,著此寫下對詩歌的初衷。
于巨龍御園2018.11.23.
說說詩歌的現實主義之四——人類偉大的詩歌
文/彭海波
人類在創造偉大的同時,也曾摸索著詩歌迷人的堤岸,并且發現詩歌自身的魅力和宏偉堆積著發展原始的力量。在這種力量的感召下,無數詩人在經歷不屈的奮斗,從最初的執著信仰、歷史的傳說、史(傳)書、文獻,到世界各國和眾多詩人的憂患,都無不顯示原始創造的光芒,繼而成為新世紀詩歌的曙光。
我們看到詩歌的曙光,可是,詩歌的路上至今依然荊棘滿途,充滿窄帶。許多詩人都存在各種各樣的意識形態,沒有將自己的詩歌上升到世界整個人類的形象或許說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需要。這是詩人的悲哀,也是詩歌的悲哀。
《角色》
文/彭海波
2019.01.05首發
你是第十個走向榮譽的人
我感覺你在尋找光芒
黑色的眼睛凝視文明的遠方
你的足跡踏上無限的雪白
我們仿佛都在曲折的崇尚中守望
愛像刷過黑幕貼著大地的冰
扭動的步滑過隱匿的恐怖
讓水晶的心無聲地獻給冰雨
你成為歷史嶄新的尊者
徘徊在時間的色彩中聆聽
吻你自信的雙手創造新的偉業
你的天使說太陽和幸福
我們不會失去飛翔的世界
結合的影象彼此照耀來去的路
讓我們彼此照亮詩歌之美,生活之美!
詩的主觀意象和客觀意象,即詩的內在主體和外在客體,詩應是一種客體面對主體的心靈呼喚和強烈的主體重新的組合解析生活,重新誕生新的主體和客觀。這樣,用詩獲得人類的力量,無限的繁殖方式支撐人類的偉大,臻于詩歌的偉大。我寫過故鄉,寫過河流,寫過詩人,寫過春冬四季。我想寫的其實是以詩歌來觸動生活,寫出人類的偉大。詩歌是實物,人類是主體。實物與主體是一致的,是統一的組合體;就如詩歌的偉大和人類的偉大一樣。我寫過:
《生命之歌》
2018-03-23 17:06
來源:詩集《向往春天》
作者:彭海波 中國詩歌在線 中國夢文學網
生命是無休止的詩歌
詩歌一來到這個世界就與生命糾纏在一起
熱烈的詩情來自于生命靈魂的深處
流淌在血管里的
是你對生活的熱愛
奔騰出來的
是太陽的光束
太陽的能量
是你撞擊火山噴出的火光
你的唇愈燃愈烈
你的眼睛明亮永不止息
“生命/是/無休止的/詩歌”。在這里,生命是主體,詩歌是客體,二者是誕生的主體狀態即主核,通過人,通過眼睛,贊揚“詩歌不止,生命不息。”由詩歌的感召力贊美人類的偉大。詩的陳述、表達的目的是贊揚人類(包括詩歌)創造人類的偉大。這應該說是詩的“基體”。用詩的召喚力照亮生命之歌,通過詩歌讓你回歸生活,激發生活這一主體——人類的偉大。正如詩歌——“你的 唇/愈燃愈烈”。
詩歌以獨特的形式存在于人類,走向人類。詩歌通過詩人的精神和智慧,用生命的音符滲透、擴展和啟發人類的偉大。我始終認為詩歌的普遍價值在于它的現實主義。它存在的形式,它表現的風格,用它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對人類做出貢獻。這是人類語言的獨特——詩歌的獨特,具有精神美學的概念。直至新世紀,詩歌誕生了許許多多豐富多姿的作品,而這正是構成人類文明的偉大基石。
詩歌不屬于詩人,除了自我的傾訴、吶喊和激情之外,最終屬于全人類,屬于人類的偉大。這是詩人的騰飛,這是無數詩人留給人類閃爍的星光。我相信,詩歌和人類神圣之火必將崇尚,必將熊熊燃燒抵達偉大。
詩歌的現實主義,全文四節。著探討為妥!
于巨龍御園2019.01.05.首發
作者:彭海波 筆名:潭潭
性別: 男 Email:1076955952@qq.com
所在地:湖南省婁底市 QQ:1076955952 手機號碼13973883965
詳細地址: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永豐鎮城北巨龍御園6棟302 郵編:417700
簡介:彭海波,筆名潭潭、別名浪花。1993年至1996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84883部隊服役,1998年至今在湖南省雙峰縣林業局工作。熱愛文學,喜愛詩歌。現為中國詩歌網會員,中國作家網注冊會員,湖南省網絡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多篇,中國新詩百年百位網絡詩人。作品入選《中國實力詩人詩選2017》《中國當代愛情詩典》《中國詩》《世紀詩典?中國優秀詩歌精品集》《新詩百年詩歌精選》《中國百年詩人新詩精選》等。出版詩集《向往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