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寬 本名張勤,生于江南古鎮金壇。2009年考入北京榮寶齋畫院中國畫名家研修班——唐輝山水畫工作室。中國美協會員。現為北京燕山國畫院專業畫師、北京中藝財富畫院簽約畫家、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師、金壇書畫院院長。作品曾入選全國首屆城市山水畫展、2010全國中國畫作品展、“和諧燕趙·紅色太行”中國山水畫作品展等全國性美展,并獲首屆中國畫線描藝術展優秀作品獎、“激情盛會·翰墨流芳”全國中國畫展優秀作品獎等。
閱讀凡寬
葛安榮
凡寬畫畫,就像在寫一本書。或者說他本人就是一幅畫、一本書。其精彩絢麗,內容豐富。一旦捧讀,會愛不釋手。 閱讀凡寬的畫,猶如品一杯好茶,清香裊裊,余味悠悠。品茶,心定神怡,方能感覺“一壺天地寬,入口似神仙”的美妙佳境。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華。閱讀凡寬的畫,靜心靜氣,才能品味出那份靈秀,那份渾厚,那份大氣與智慧在筆墨間悄然流淌。長白山俠骨,大江南柔情,在眼前浮雕影般出現,在心中如潮涌動。那山,那水,山情水意,表現得動人心弦;那異域風情和江南景觀表現得生動傳神,新穎豐潤,一幅幅一張張,無不映著畫家的精神和品質。 巴蜀游記·太陽島上拜大佛 凡寬 作
閱讀凡寬,最初的印象是誠摯而聰穎。一個細節,你與他對話時,他神情專注,目光絕不旁逸斜出。這與社會上許多人不同,你與之說話時,他(她)想著別的事,想著別的人,目光東飄西飄,讓你渾身上下不舒服。凡寬是那種率性而真摯的人,因此,許多人樂意與凡寬交往。我亦是其中一個。我們同在一座小城生活,同在文藝圈里打拼,卻沒有紅過一次臉,彼此間深刻理解。好多人讀不懂凡寬,凡寬并不在乎別人如何讀他,如何評價他。凡寬,本名張勤,因其仰慕中外繪畫大師梵·高、范寬,試圖吸納大師之藝術精華,其二是自勉自勵,凡事寬心寬厚寬大之意大概也在其中。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世態炎涼,人間冷暖,凡寬領略了許多,他看得透也想得透。這種寧靜淡泊的心態影響著他的畫風。風格即人。從畫中可以讀出他的精神境界,讀出畫中所蘊含的溫馨、寧和與清靜。 凡寬游記·恒山懸空寺 凡寬 作 閱讀凡寬的畫,最初是“長白寄情”系列,那是他軍旅生活的重要收獲之一。我非畫家,不能用專業的語言說出視覺印象和心里感受。我只覺得畫面色彩表現強弱分明,淡濃相宜,或山或水或景物,風骨傲然,自成一體,質樸而鮮明。異鄉的別致情韻、奇異地貌、白山黑水、情長意濃,給我一次次心靈上的震撼!后來,我才知道,他的藝術天賦在部隊時就嶄露頭角,青春年華,就以一幅《山村新綠》在全軍美展一鳴驚人! 凡寬游記·拜大佛去 凡寬 作
閱讀凡寬,慢慢走近他,你會發現,北方生活給予他的不僅僅是藝術養分的滋潤與哺育,對他的意志品質、情操理想亦有深深影響。凡寬為畫為人,并非張揚激烈,很長時間,他堅忍寂寞與艱辛。北方人豪邁的義氣和江南人細膩情感都溶進了他的血液。凡寬的義氣在于是他的外在的氣質,凡寬的情感在于他深邃的內心世界。譬如喝酒,他酒量不大,卻氣壯如牛,激情涌上,真會讓你深深感到那么一種有朋在,不亦樂乎的情懷,此行酷似北方漢子,而更重要的是他不在人前背后議論別人的長長短短,亦能寬容他人的“是是非非”,他不出賣朋友,不會隨風而倒,認準的朋友,拿真誠相待,而你一旦與他交往,往往不能舍棄。你會從內心不由自主地發出感嘆,此乃真朋友、真兄弟也。 凡寬游記·古邨爨底下 凡寬 作 敢愛敢恨,是他性格的另一個側面。生活中的磨難與打擊,并沒有使他彎腰屈服,也沒有意志消沉,咬咬牙,一路挺過來。因為他心中有畫,他的生活與畫緊密相連,畫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閱讀凡寬,追尋他的藝術之路,你會發現,他的畫漸入佳境,進入一個嶄新高度,令人眼前一亮。2009年,他考入北京榮寶齋畫院中國畫名家高研班——唐輝山水畫工作室,收獲頗豐。北京,作為中國藝術與世界藝術對話的窗口,給了他許多新鮮的東西,無論是理念還是技法,無論是線條勾勒還是筆墨運用,無論是表現形式還是思想內涵,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麗江游記·黎明古村 凡寬 作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近年來,凡寬佳作迭出,獲獎連連。2010年是他創作喜獲豐收之年,創作的作品“南雁蕩游記”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2010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作品“云溪高逸圖”入選第十六屆亞運會組委會和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十六屆亞運會“激情盛會、翰墨流芳”全國中國畫展,并榮獲優秀作品獎;作品“巍巍太行”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和諧燕趙、紅色太行”中國山水畫作品展。 巴蜀游記·峨眉山七里坪 凡寬 作
閱讀凡寬,閱讀凡寬的畫,給你一次次滿意的收獲。已經跨入中國美協大門的凡寬,正勤奮創作、筆耕硯田,我們有理由期待和關注這位藝術個性鮮明的畫家,他一定會在將來的中國畫創作方面有所成就、有所建樹,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作品。(本文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
凡寬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