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查看: 1876621 | 回復: 0

發表于: 2019-1-11 09:13:20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瑞和輪中 屠岸繪于1937年

“文畫人”全體成員(左起羅雪村、馮秋子、趙蘅、肖復興、孟曉云、綠茶 攝影/許琢

1月3日,一場名為“邊寫邊畫——紀念屠岸、高莽先生逝世周年作品展”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落下帷幕。這是京城“一群文畫人”的第一次集體亮相,所謂“文畫人”即是又能寫又會畫的人。

2017年6月的一天,綠茶和肖復興、羅雪村一起去看望91歲的高莽,聚餐時就聊出了一個叫“一群文畫人”的公眾號。2018年2月,“一群文畫人”正式上線,他們分別是趙蘅、肖復興、羅雪村、孟曉云、馮秋子、綠茶,他們在平臺上分享自己邊寫邊畫的快樂。

2018年12月22日,“一群文畫人”將自己的畫作匯集成展,向已故的屠岸、高莽致敬。本版文字是“文畫人”寫給畫展的,畫作則為參展作品。

寫在閉幕之后

趙蘅

2018年冬至那天,我們邊寫邊畫的第二次展覽在文學館開幕了。

預備會上伙伴們推舉我代表講話,曉云還說我是勞動模范,意思是勞模有資格。實不敢當,又覺得有很多話想說。

這次展覽和2014年的那次大不相同,那一年我們有六位作家參展,除了沒有三零后及更年輕的成員,從二零后,四零后,五零后,到六零后,齊全了,按年齡排序,我排行老三。

那年的早春透著寒氣,在羅雪村的張羅下,我們成立了這個不算社團卻勝似畫會詩會的“邊寫邊畫”。第一次見到屠岸先生,高莽先生,肖復興和馮秋子,說不出的親切,心情和那天的陽光一樣明亮。我從五歲涂鴉,到十一歲拜師學畫,幾進校門,跨度竟有幾十年。那時候我就像一只失散的小鳥,找不到和我一樣志趣的伙伴。曾經歷過的驚濤駭浪,擊垮了多少同代人的藝術夢想,感謝心底從未熄滅的火種,一張紙,一支筆,都是我活下去的勇氣。現在終于找到了歸宿,我鐘愛的寫寫畫畫不再孤獨,我有了一個家!

展覽在5月如期舉行,屠岸先生到會還發了言,他思路和談吐一樣清晰,站著講話精神十足。兩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先后展出了從1937年以來的作品,江南鄉景 ,母親,病妻,托翁的墓。其中抗戰離亂中畫的,干校現場會上畫的,尤為珍貴。正宗的畫風,真情流露,無不證明二老是我們的魂,榜樣,和頂梁柱。

展后意猶未盡,不約而同還想見面。四年來不定期的聚會,我總是擔任接送屠岸先生的車夫。碰面總是那樣的輕松,純粹,足以蕩滌時下的污泥濁水。

最熱鬧的一次是2017年在農光里高莽先生的家,那里被稱為“老虎洞”,我們給他老人家過九十大壽。分別帶來的中西菜肴擺了一大桌,開飯前我們寫字畫畫,聊天。開飯后我們敬酒祝壽,屠岸先生吟頌古詩,每次必到的葉廷芳先生唱德文歌,唱烏蘇里江水長又長。平日靦腆的雪村喝紅了臉,放歌一曲。復興也唱了,文學館的計蕾還唱了黃梅戲。秋子在擠得滿滿當當的桌邊舞蹈,也能跳得如魚得水。我在桌邊悄悄給老壽星畫像,卻被他發現,有了第一次也是唯一和高莽先生合作的小畫。

而這一切,都在2017年的10月和12月戛然而止了。那是一段傷心的日子,像秋葉落盡,寒風凜冽那樣難熬。

痛別之后迎來了2018年,我們有了新伙伴,曉云和綠茶,特別是七零后綠茶的加盟,增添了活力,邊寫邊畫又恢復到六位吉祥數字。2月1日我們建了公號“一群文畫人”,隔天更新,至今11個月,發布了圖文并茂百余篇,平均每人原創了20篇文章并配有一批畫作,我們都是勞動模范。

回首中外文化史,畫家寫文,作家畫畫,大有人在。在巴黎雨果故居里我見過他畫的神秘塔樓,梵高致弟弟提奧的信里都有草圖記錄他井噴般的靈感。布萊克自己為詩集畫插圖,誕生了《天真與經驗之歌》。

文字和圖畫如太陽和月亮,山巒與河流,永遠不可分割。我堅信。而我此生竟獲此技能,伴我一生,我該多幸福!

這就是我為何能在任何條件下,不懼困難,堅持寫畫,舍不得落下一期推文。

以共同的愛好結緣,這份結緣留下許多美好。我想念兩位老先生,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所有的記憶將激勵我們這些晚輩,把“文畫人”辦得越來越好,描繪時代和民族最精彩的,有時會疼痛的文字和畫作饋贈給廣大讀者。

過了年我就奔七十四了,仍時刻覺得在學習成長中,按我百歲媽媽的話說,永遠在練筆階段。

趙蘅 祖籍溫州,1945年生于重慶沙坪壩。11-12歲旅居歐洲,在萊比錫學習素描。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和中央美術學院油畫進修班,1996-1997年在巴黎國際藝術城進修。退休前從事農業科教片動畫設計,曾在香港、巴黎、檳城舉辦個展。 著有《呼嘯山莊》少年讀本(和母親楊苡合作)、《拾回的歐洲畫頁》、《下一班火車幾點開?》、《憲益舅舅最后十年》、《補丁新娘》、《四弦琴》等小說和散文集,并出版多本文學插圖。曾獲全國美術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大獎及中國女性文學獎提名。

邊寫邊畫,遵從我心

羅雪村

出門,從不忘帶本和筆,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有感就畫幾筆,畫不出來的就寫幾句。

40多年來一直這樣:邊畫邊寫,邊寫邊畫。

所作小畫,實話說,不如職業畫家的功夫;所寫小文,亦遠不及名家大作。但興在其中,因為里頭有真性、善意、感動和悲喜……

以后還會這樣畫下去,寫下去。

作為“一群文畫人”一員,我滿心歡喜,也格外期待有更多讀者喜歡它,同時從這群人的畫與文中,感受他們遵從內心渴望,另走一條文藝路徑的孤獨和真實。

羅雪村 北京人,生于1955年的冬天。“**”失學,下鄉務農三年。曾在北京幻燈制片廠、世界知識出版社、《人民日報》任美術編輯、文學編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我想尊重時間

馮秋子

2014年4月到2018年末、2019年初,跨過四年半時間。我的寫作似勤奮了一些,除慢節奏發表的一些隨筆、散文,和“一群文畫人”公號空間里展示的不算多、不算少的篇章,還有一些沒發出來的作品。在緊張繁忙的本職工作之余、寫作之余,畫得比較多的是速寫,走到哪兒,包里擱著本子和筆,隨時畫一點兒。偶爾鋪展開,畫一點架上的大幅作品。

我心里涌起動筆的強烈念頭時,可能正值種種的不可、不便。但不能說,我進步有限,是因為沒有去做,沒有更多時間去做得更好。

心里想著,思維廓清著,美術之精境,她有自己基本的道和理。我不懂,不明,不能悟出的還有很多。但我為開悟準備著,在勞動中積累,在積累中思量。

閱讀、欣賞前輩,先賢屠岸、高莽先生,回想他們曾經留給我的深刻印象,包括從其他幾位師友趙蘅、肖復興、羅雪村、孟曉云、綠茶的為文、為人、為畫,我學習到很多,歸納起來是具體、樸素的,如犁地耕牛,勤勉、誠實、深到。

尊重時間,珍惜時間里的創造。順應理路,邁步往前。這是新年時我想到的。

馮秋子 作家,編輯家,藝術家,出版《圣山下》《朝向流水》《塞上》《舞蹈的皺褶》等數十種散文集。

自吟詩送老,相對畫開顏

肖復興

我不懂畫畫,卻被一群懂得畫畫的朋友拉到這個朋友圈里來。

我不懂畫畫,卻喜歡畫畫,所謂無知者無畏吧。

我從來沒有專門學過畫畫。記得升入初中,有一門圖畫課,我畫的水平一般般,再怎么努力畫,老師給的分數最多只是一個“良”。這很讓我掃興,甚至喪氣,對畫畫徹底絕望。

重新想起畫畫,是退休之后。因為我不愛出門,不愛聚會,土撥鼠一樣憋在家里,越來越閉塞,越來越懶散。為打發空余多了起來的時間,我找到了伴隨自己漸入老境的兩根合手的拐棍,一根是學寫舊體詩,一根是學畫畫。

曾經寫過一首打油:退休無所事,一覺醒自然。游泳乘風去,遛彎踏月還。敲些碎文字,掙點零花錢。偶爾涂鴉畫,生宣就墨研。我也曾經借老杜的一聯詩戲說自己:自吟詩送老,相對酒開顏。將詩句中的“酒”字改作“畫”字,便是我眼下生活的一點念想和樂趣。說穿了,就是消磨時光,自娛自樂。

因此,對于畫畫,我沒有什么自信,更沒有什么高深的理論或高蹈的抱負。我更愿意把畫畫當成日常生活和瑣碎心情的記錄,就像以前曾經寫日記一樣,隨手畫畫,讓流逝的日子,可以在畫中留下一點雪泥鴻爪的記憶。

要非常感謝這些年來好心朋友對于我的這些涂鴉之作的鼓勵,特別是雪村老友。他們讓我對畫畫多了一點堅持和幾分樂趣。

肖復興 北京人,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隨筆集、理論集一百余部。近著《肖復興文集》十卷、《肖復興散文精粹》六卷、《我們的老院》、《北大荒斷簡》等。曾獲中國好書獎、冰心散文獎、老舍散文獎、朱自清散文獎多種。

遇到一個新鮮的自己

孟曉云

我把自己十年的繪畫叫跨界,是因為之前,30多年我是以寫作為生的,人民日報記者、報告文學作家,被稱為“兩棲”生涯。現在又多了一重身份——畫家。

對繪畫的熱愛源于孩童時代。從小學到中學,只要美術館有畫展,我就背著一個畫夾去臨摹。初中放暑假,在家門口坐在小板凳上給鄰居的孩子們畫像,住宅區的小朋友居然排著隊讓我畫,這或許就是最初的寫生吧。記得延誤了北京市少年宮繪畫班的考試,拿著自己的畫作去,老師居然破格錄取了我。

一開始也不是那么自信。覺得油畫特別神秘。想起當年采訪寫實畫家領軍人物艾軒時,曾問過他:“我可以學畫畫么?”他回答,當然,每個人都可以畫畫,就像每個人都能唱歌一樣。艾軒的話無疑給了我定力。

五年前,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為我出版了一本畫冊《孟曉云畫集》;三年前,在北京新聞大廈藝術館舉辦了我的個人油畫展。我想說的是,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并持之以恒,任何時候都不晚。一切皆有可能,不是嗎?繪畫讓我發現了人生的另一個舞臺,另一道風景,令我的生命發出別樣的光彩,于是,我遇到了一個更新鮮的自己。

孟曉云 人民日報高級記者,報告文學作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其報告文學作品 《還是那雙眼睛》《胡楊淚》《多思的年華》 分別獲第二、三、四屆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退休后主攻架上油畫,2015年在北京新聞大廈舉辦了個人油畫展。孟曉云把繪畫稱之為自己的第三種身份。

人生第一次畫展

綠茶

如果說,讓我回答“我的2018”,這次畫展無疑是有特殊意義的。不僅是紀念屠岸、高莽兩位老先生,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次畫展,第一次在這么大個平臺展示我的小畫,對我這個從來不知道畫畫是怎么回事的人而言,無異于火箭**的感覺。

給我一百個腦洞,也想象不到自己會和畫畫發生關系。這,也許就是人生的戲劇性。

更讓我沒想到的是,這兩年來,不斷有朋友約我畫插圖、畫T恤圖案、畫書的封面,也包括有人喜歡我畫繪本。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水分,不敢輕易玩花活,還是自己個兒瞎畫踏實。唯一一次是幫楊早兄新書畫了一組“書簽”,這可能算是第一個印刷出來的“作品”了。

自愛上畫畫,感覺多了一雙眼睛,視野里多了一層濾鏡,每個肉眼所見的物體多了一種面貌,非常讓人驚喜。就這樣邊寫邊畫,記錄身邊的一切,豐富生活的周邊。

這兩年,讀書、畫畫和帶娃是我生活的全部,很多人說羨慕這樣的小日子,我自然也小確幸。

綠茶 書評人,綠茶書情創始人,閱讀鄰居聯合創始人。曾先后任人民網讀書頻道主編、《新京報書評周刊》編輯、《文史參考》主編、《東方歷史評論》執行主編、中信出版社副總編輯。著有《在書中小站片刻》等。現自由職業。2016年11月10日第一次拿筆畫畫,之后驚訝畫畫之樂趣,這股熱情持續至今。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0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書畫資訊

書畫資訊

主題:275 | 回復:391

每日好詩
|
每日詩訊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