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云南頻道
發表于: 2019-1-10 17:05:04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本帖最后由 云南頻道官方 于 2019-1-10 22:26 編輯

中國詩歌在線—云南頻道詩歌集展NO.3|“玉溪地區”(一)


  參展詩人:普輝 柏葉 夏昭華 李發榮 袁嵐群 粱艷波 翠平  趙演溪 許躍宇


策劃:藍雪兒
責任編輯 :夏昭華





不死鳥(外二首)
文/普輝

我斷定,那只鳥
歷盡絕望

空置的房子,它保持鳥的姿勢
蹲坐在地
頭昂著,臉朝窗
外面,天藍、云白,還有花香

它沒有倒下
如同,聽著安魂曲的雕塑

刻字

包藏禍心的布簾
裹著作案工具,抵達現場

壯碩的錘之前還在鍛造它物
此刻,與鋒利的銼刀相搭伴
在無辜之地殺戳
曾作案板的木板,任由宰割
聽得見經絡、骨骼的斷裂
木板撕心裂肺,遍體鱗傷
完后,上炫色

遮掩現場和原相及罪孽
戴上面具,出入深宅大院

花腰傣

戛灑江邊,風從密林過來
哀牢國的擺裙透出一角色彩

土陶里,有生命最初的味道
那秧籮飯團是捏好的愛
背著,一輩子不曾放下

鳳凰花開了
檳榔園的悄悄話像一江春水
擋不住的南恩




   普輝,男,蒙古族,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云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云南省作協會員,玉溪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供職于玉溪市文聯,作品散載于《民族文學》《中華詩詞》《邊疆文學》等刊物。



N2  夜宿布者甸 (外二首)
文/柏 葉

現在,我行走在一條不知通向何方的山路上
七彎八拐的山路,非常隱喻地表達著我的心情
一陣突如其來的山風,吹落了冷冷清清的殘陽
盤旋在頭頂的蒼鷹,轉眼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我聽見黑夜唱著暮歌,彌漫在越來越窄的天空
雙腳開始飄忽起來,好像不再屬于自己
前方幻影重疊,驀然出現的幾點燈光
把茫然不知所措的我拽回到了現實
敲開那扇虛掩的門,我像個夢游人
出現在一個滿面慈祥的彝族大嬸面前
我像個迷途的孩子,站在火塘邊
用浸泡在淚水里的聲音,一遍又一遍地訴苦
彝族大嬸說:孩子,你回家了,不用害怕了
這時候,我終于知道什么是人間的親情
什么是光明與黑暗的區別
我感覺到心里也升起了一塘溫暖的火
彝族大嬸在火塘邊給我鋪開了草席
然后煮來了一碗天底下最可口的米飯
這一夜,圓圓的月亮一直懸掛在窗口
一個美麗的夢,擁抱著我帶淚的笑容
把那條山路拉得越來越筆直,越來越寬敞

父親的玉米地

父親的玉米地只屬于自己
只屬于原始的耕種過程
鋼鋤挖,攏溝播,用手掰
一切靠他一個人完成
寨子里的人都知道
我們家就靠他那些
散布在山寨四周
遠遠看去仿佛巴掌大小的玉米地
彌補著生活的短缺

在我的印象里
父親每天早睡早起
然后不厭其煩地重復行走在
那幾條身影時長時短的路徑
每天耐心撿拾泥土里的雜質
同時撿拾生命里的火花
他的這種生活方式
穿越了無數匆匆歲月的漏洞
父親幾乎每天都在玉米地里忙碌
不管面積大小,都一樣認真對待
好像祖輩曾經在那些玉米地里
留下過什么寶貝
佝僂的身影,總是使我熱淚盈眶
有時候不得不懷疑
躬下的腰桿能否再次直立

父親已經非常蒼老了
他曾悄悄地告訴過我
從十二歲開始耕種玉米
如今已有七十年
那些玉米地里的小石子
都被他的赤腳磨去了棱角
我無法阻止父親每天往返的身影
我只能默默地用心去撥開
不斷占領那些山路的荒草
然后,一次次耐心地等待
玉米地里站起來的稻草人

守夜有感

這時候,我要保持絕對安靜
讓星光一點點照亮遠處的山巒

這時候,我應該像一只鳥兒
在夜風中劃清黑暗與光明的界限

只有心靈的呼喚還不夠
期待也不是唯一的尋找的借口

我應該進入一個密不透風的夢
在彌漫著童年風景的地方出逃

寂靜披著喧鬧的外衣
光明就在黑暗的盡頭



  柏葉,男,彝族,彝名曲木克已。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民族二十班學員。



N3  低處的面孔(外二首)
文/木槿子

總有一種聲音,在某一個時刻
輕悄悄潛入,細微、入骨
輕而淺的細節,沒有什么
可以代替

那篇殘缺不全的樂譜,我一直找不到
那個長著圓臉,和我一個姓的女子
我不關心她來自哪里,她有時走在我前面
有時坐在校園里,有時看著書本
有時從天而降,有時消失

穿著白裙子,讓我心生羨慕
有一朵云,來了去,去了來

遠去

日子,好像沉在一條河的底層
時光很慢,流水很慢
我夢見的雪,烘托著一朵花的睡眠
我看見一本發黃的手抄本
斷裂的字符

開一次花,不一定結一次果
花開了一茬又一茬
記憶的鎖,卻從未按下
那把鑰匙丟在水里,水草發出凌亂的呼吸聲
一只鳥,哼著孤獨的歌

五月天

在五月,在大街河,我們站在一起
那時,路上有行人走過
藍白的天空下,橘黃、緋紅或是玫紅
不是雛菊、美人蕉或三角梅

風聲颯颯,草長,柳絮滿川江
你指給我看的河,面目全非
河的盡頭,星云湖的波光貼上我的眼睛



木槿子,居云南玉溪,有作品散見部分刊物。



N4 沮喪(外二首)
文/夏昭華

那些移居城市的樹,在喧囂繁華的都市
究竟經歷過什么,隨心所欲生長的枝條
被人為修剪,放肆奔跑的根系
被水泥或石頭困住,在囚禁中拼命掙扎
想拔地而起,又試圖緊緊抓住大地
作為一棵有思想的樹,它的悲傷在于
夢想能生長出綠葉,以此支撐起一片藍天
卻困囿于現代人的思維,在都市艱難生長著
每當想到這里,在這個城市
異鄉人的身份總是讓我沮喪

憶陶

在碗窯村,六百年的陶
已找不到血親。藏在
墻里的陶罐,像丟失久遠的親人
從路上的碎片,找親人的足跡
從腌菜罐,認出親人的手印
一個盛滿酒的陶罐,祖傳的釉色
醉迷了多少人的眼晴
埋過枯骨的老壇,安放著親人的魂靈
有一次,我竟然在華蓋山的泥土中
找到一塊乾隆時的陶片,喜極而泣后
我把它視為祖先,并用紅綢包裹
不讓它,再染上一絲煙塵

竹葉青

差一點,幾乎就騙過我了
我魯莽闖入,在走近的剎那
它躍入草叢,留下那片真實的樹葉
在輕微顫栗

多么高超的偽裝術,像一片
鮮嫩的竹葉
在林地間穿梭,隱沒....

為什么不是一片綠葉呢?
在蒼茫的曠野,用鮮活
接近生命本色

我想,這條竹葉青也許正在暗處
試圖用它身體的某一部分,覆蓋我
明辨世界的目光


夏昭華,曾用名夏毅,行伍出生,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某炮兵學院,原籍四川廣安,現居云南玉溪,閑時讀詩寫詩,有作品在一些刊物發表



N5 李發榮的詩
文/李發榮

棺材房

這么多的棺材,一副壓在一副上面
紅色的油漆,尚未脫落,身體早已遁形
而不久之后,這些棺材將被重新加工
分割成一個個形狀、款式相同的骨灰盒
左撇子的木匠會在上面寫上某某人的名字
包括他自己。最后他將和那些陌生的名字一起
等待灰燼

加工廠

加工廠堆滿了木材,橫七豎八
門前的花壇里開了四朵玫瑰,春天的血
遠山的輪廓。一只母雞身后是七八只
小雞。三只狗在過磅下乘涼
每次,二姐看到這些,心就軟下來
用手摸摸脖子上的刀疤,像掐住命運的
喉嚨,一句話也不說。微風
吹過二姐系在脖子上的淡藍色紗巾
想到脖子里的惡性腫瘤,醫生口中的
甲狀腺癌,想到那場死里逃生的車禍
二姐已不再相信自己命硬,像塊石頭
她甚至想過一走了之,撇下
年邁的父母,叛逆的女兒
第三次手術也沒能割除二姐體內的暗瘤
死亡已提前住進她的身體
每天傍晚,太陽落山前
二姐仍習慣了用嘶啞的聲音召喚三只小狗
給雞撒米。十幾只白鴿在房頂,電線上
撲愣愣一下,一哄而散,天空輕微搖晃
恢復平靜。一只蝴蝶飛進屋子
停在二姐的大紅被子,一朵紅牡丹上

象群

桂花沒有落下來。空山。鐵鍬在持續
深入,挖掘。暗河涌動,失眠的象群
沿河遷移,只是太久的苦難,洗黑了
它們的皮膚。而牙齒堅硬,它們依然
對生活守口如瓶,依然從一條河到另一條河
穿過村莊,穿過白天黑夜,穿過一堆
失散多年的白骨,木柵欄。直到內心的余震
被偷獵者射中,倒地,直到引爆
目光深處的火線,直到坍塌,無路
失眠的象群,終于抵達寬闊
包括我的父親,這只常年腰肌勞損的頭象
它背對我,呼吸沉重
如一臺年久失修的木質風箱



  李發榮,彝族,1988年10月生,云南峨山人,2015年畢業于云南師范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詩歌及文學評論見《滇池》《邊疆文學文藝評論》《忻州師范學院學報》《云南日報》《玉溪》《玉溪日報》等報刊雜志,現居云南峨山。








N6 秋賦(外二首)
文/袁嵐群

秋天的風,是神奇的畫筆
它從原野和山林走過
隨手就能帶出多彩的畫卷
        
秋天的水,是神仙變的姐姐
水袖輕輕一揮,瞬間就會變得
清澈,潔凈,婀娜多姿

秋天的相思,豐盈飽滿
像窗外那幾叢菊
風情萬種,又恰到好處

秋,順從命運,以自己獨特的色彩
愉快地回到生活中來。春天種下的汗水
都能以果實的樣子,一一送來回報

鄉愁

把今晚的明月
雕刻成故鄉的樣子
白墻青瓦的房屋旁,月桂還在
小橋流水一座就好。如果可以
請將父親垂釣的背影刻上
將靜臥在父親身旁
替我盡孝的黃狗刻上
將秋蟬夸張的擬聲刻上
再將親人的囑托刻上
最后,把醉臥在寒塘邊
我的身影也刻上

放下

皈依那天,冬還未全身而退
一些落葉架著風的翅膀
繼續尋找安身之所
枯木深入天空,勾勒蒼涼
月光碎了一地,陽光欲言又止
一場雪花,紛紛揚揚落下
埋葬了她前半生的過往
包括那一場讓她寸斷肝腸的死別
把自己完全交付給這個
讓她絕處逢生的廟宇
從此以后,古佛青燈相伴
那首最深情的歌,只唱給佛祖聽
來不及給他的愛,廣施眾生



袁嵐群,玉溪市作協會員。作品散見《詩選刊》《云南經濟日報》《玉溪》《太陽城》等。有作品收錄《文人學者看元江》《元江白族散文集》等文集。



N7  野生菌博物館(外二首)
文/粱艷波

博物館建在山頂
山下是南屯湖
長廊是湖面的蛟龍
鱗片長出發光的翅膀
落入水中,又飛騰升空

我們抵達是在夜晚
坡上種植著菌類
從地里長出來的光線
仿佛彩虹碎在身上
時間在皺褶里長出根須
沒有靈魂的模型
采摘的命運被屏蔽
它們是永生的

博物館的大門,仿佛森林的入口
兩個野生菌的世界相遇
一個來自里面,一個來自外面
外面的世界用于享樂
里面的世界用于崇拜
現代科技把山脈移到屋內
不費吹灰之力
冷氣,光束,背景音樂
哺育著整片森林

頭頂上,地衣上
野生菌的魔幻在繽紛中飄蕩
參觀者排除等候,如朝圣般
緩緩前行
泉水從屏幕奔騰而來
解說員的聲音四處游走
若立于聚音罩下
你可以獨享他的磁性

墻上掛著兩封信
一封寫給人類;另一封
寫給自然。信件冗長
野生菌的一生,卻如朝露般冒險

世界被壓縮成有限空間
現實與夢幻失去了應有的縫隙
我站著不動,野生菌看著我
我忘記了,過去的地址

雙柏

靜樂庵門前兩棵粗壯的柏樹
張慶成介紹,那是一對夫妻樹
擁有化解人類夫婦爭端的神奇能力

兩棵存活于自己世界的柏樹
取代了人類情感專家
它們的愛情與人類情感
是否真的相通?
它們的體內,有著怎樣的神性?
是否它們篤信永遠不會離開彼此
因此把信念跨物種傳送
還是千百年前,它們也曾
如塵世中的癡男怨女般爭吵不休
最終屈服外力,握手言和

枝葉在空中對望,聽經悟禪
若想得到它們的幫助,得花點功夫
安撫枯竭情感,枝葉與酒
缺一不可

陽光無聲落在山箐
照亮了交纏的根須
無邊無際的地下世界
太多相似的氣味與顏色
它們是否曾把彼此錯認?

佛普渡眾生。日后回顧
一個夏日午后,我在佛前坐過

逛野生菌市場

走進市場,保證內心底氣的
是錢包里的數字
我第一次站在活著的松茸面前
并不等于,可以成功把它們帶回家
野生菌站在竹筐里,色彩繽紛
勞動者坐在旁邊,受到了尊重
不需發出廉價叫賣聲,只需
等待買主蜂擁而至,待價而沽

我懷揣獵艷的心情
在人潮中穿梭,一遍又一遍
感受野生菌讓人夢想成真的魔性
感受得不到和已失去的憂傷

離開市場,我空手而歸
幾小時后,我將在另一座城市生活
菌鄉在記憶中打下烙印
有個聲音告訴我,與野生菌擦肩而過
遠比偶遇到愛情更加令人措手不及
難于忘懷



梁艷波,自由撰稿人,居于玉溪。



N8  徒步觀音山(外三首)                                                                                                                                                                                                                                                                                                                                 
文/翠平

仿佛一切剛剛開始,愛
不是距離 每次相見
醉,成了戒不掉的情緒
在龍潭、在洼垤、羊街、那諾……
或陽光、或雪、或云、或云海
許多瞬間,我手足無措
像個孩子,不知所語
我覺得你就是仙
是童話里的王??
你的目光總招引著我
于是,我義無反顧地走向你
以溫暖尋找溫暖

蟲美人

像一幅畫,一個輕巧玲瓏的美人
一只小蟲,突兀的飛來
絲綢的袖上
霓裳粉彩,點紅條墨,溫婉
江南味
纏綿于手臂,許久,許久
猜,美人,又認錯地方。千年前,誰,誰的
誰,“娉娉裊裊十三馀”  
“滄海月明珠有淚”。  

幾個世紀,還魂。仍然,  
無你可尋


生命的疼痛
——想起班婕妤

大山深處
浩瀚天宇皆我所有
星與星
幽藍幽藍的閃
多少繁復的對白

身,置于如此空靈靜謐的幽谷
心,凸生俠情古意
忽然想起

漢代那個不與帝同輦的班婕妤
那個風華絕代風骨淡然的豁達女子
執著一念
歲月禪定

守候太后
獨品清苦,固守本心
守候一柸皇土
依松柏,數星星
孤命伴碑影

在草間,我反復流連
特想點一根煙
或許斟一杯酒
小口小口的品
品她的雅麗、知儀
品她的圓融、通慧
就只這些么?



翠平,云南通海小新村人,科技工作者。生于泥土,結緣泥土。多篇散文、詩歌、通訊、論文散見于《煙草企業文化》《煙草周刊》《玉溪》《今日玉溪》《玉溪日報》《云南煙草》《大成》等行業內外報刊雜志。





N9  紅河漂流(外二首)
文/趙演溪

吆喝上船夫,我們去漂流……

紅河漂流,不得不看野氣十足的野山
紅河漂流,不得不看翱翔嘯傲的巖鷹
紅河漂流,不得不聽獸與人悲壯的故事
紅河漂流,不得不聽船家大風明月雄壯的調子

我知道,片片莽林是紅河的發叢
座座野山是紅河的頭顱,紅河是野山的血脈
我知道,誰想**莽林,最終只會橫尸莽林
誰想搗毀野山的頭顱,最終只會搗毀自己

重重野山千里舞:蒼茫千峰云,蒼涼億年月
重重野山千里鎖:奔流在我倆心野間的紅河
悲壯的情節跳躍野山和紅河的故事
震撼的悲歡流淌人類與河流的史詩

紅河漂流,一種磅礴從兩岸擊出逼人恐慌
紅河漂流,一種博大從仰望升騰逼人發軟
紅河漂流,一種英雄氣楷頭頂迫下逼人就范
紅河漂流,一種精神蒞臨逼人勃生鯤鵬之志

我對你說:“想大氣漂流需大氣頭顱”
你對我說:“想大氣生存需大氣精神”

逆流魚族

魚族,在流淌億年的紅河波濤中擁有堅定信念
魚族,逆流而上,無限拼搏

紅河連著千里之外的太平洋

魚族,歷經千道險灘萬道旋流從太平洋游來
越北海,穿紅河口,逆流、逆流、逆流……
到紅河源頭尋找生兒育女的溫床

紅河水呀為什么這樣紅?
紅土染成、樹木花草染成、魚族血液染成
漂流者的血液染成、野獸的血液染成……

萬物的血像紅河流

從高原千層云里流出來
滾滾南流的河一河紅
岸畔堆集皚皚獸骨頭
河灘袒露層層疊疊森林尸

我和你,朝河走、朝河走……
河呀!養育了人
河呀!養育了獸
河呀!養育了樹木花草
河呀!養育了族群
人類有了國土;獸類有了領土
鳥類有了天界;森林有了范圍……

人分:漢、傣、彝、哈尼……
獸分:食肉、食草……
植物分:綱、門、屬、科、種……
神靈產生,社會產生,宗教產生
王國與夢想,英雄與懦夫產生

我和你,朝河走、朝河走……
人融成水,獸融成水
森林融成水,神靈融成水

紅河、紅河、紅河……
人血像紅河流淌,獸血像紅河流淌
森林血像紅河流淌,神靈血像紅河流淌
我和你的心中血像紅河流淌……




    趙演溪,原名趙文宏。云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玉溪市紅塔區作家協會主席,區電視臺編導、記者;創立“愛情地理”詩歌流派, 倡導清純愛情與原生態自然地理及原始民風民情,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寫作。






N10  許躍宇的詩(三首)
文/許躍宇

花朵徹夜醒著

多沉重的夢,壓住胸口,
像鉛塊兒,把整個夜晚沉了下去。
花朵徹夜醒著,聆聽著夢囈中的孤獨。
夢中有牛羊走動,
我懷抱一把青花酒壺,
醉臥在高高矮矮地松林中。

白云不甘寂寞,
風起,翻滾,飄移,
由薄變淡,由淡變濃變寬,
直至遼闊無邊,
像此時的心事,憂心忡忡。

我張不開嘴,隨著心事往下墜,
有細碎的葉片駐了進來,
一片一片,一層一層,
緊緊地蓋住浮躁的塵世,
讓自己謹慎低調的活著。

誰也沒有侵略你的領地

陽光嘰嘰喳喳,
均勻地鋪開,
先敲開生命的門,
接著吵醒昨夜的醉。

眾生之上,滑動著相同的光和力。
光是那么仁愛,輕盈地走在葉面上,
讓果實和種子折服。枝桿之間,
冷不丁冒出幾朵毫不相干的花朵。

多少年來,葉芽兒喜歡在相同的位置,
長出不同的葉子和果實,
它從不抱怨平凡,也不厭倦輪回,
反復經歷著出生、出世、生存、死亡。

面對謠言,從不解釋,
也從不心虛。所有的心事都來自于自己,
誰也沒有侵占你的領地,
是人生沉浮在季節的縫隙間變臉。

云端上的鳥

云端上的鳥,
沿著風指引的路,
落下來,在木魚聲中,
變成迎著朝陽飛翔的鳳凰。

飛舞地羽毛,先擊響鐘鼓,
接著點燃廝殺的烈焰。
塵土的飛揚中,細小的砂石,
在墻上鑲嵌成一幅畫。

什么是一輩子?
是那只云端上的鳥,
還有彈弓、槍口、風云和食糧,
以及鳥兒留下的故事。

這些,我不需要

亡魂以及亡靈的名字,
一圈一圈排列在空芒中,
相互呼喊,狂奔。
塵埃在動,有聲音站在上面,
像一群醉漢,失去理性,相互
指責、嘲笑、謾罵、誹謗,
整個城市上空暗藏著仇恨的蠱,
這些我不需要,我得逃。

逃離煙囪和噪聲的追堵,
最好到廟宇附近,搭一間木屋,
挖一口井,種上菜,栽滿花,
讓經文進入葉片,相互普度,
閑時與和尚對飲,討論生死。
我怕紅塵的誘惑,即使再炫耀,
如果讓我背負一千年的冤,
那我不需要,我得逃。



許躍宇,玉溪易門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玉溪市作家協會會員,著有個人專輯《聽風》,詩歌合集《流淌的歌》,有作品散見部分報刊。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1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詩訊

詩訊

主題:56 | 回復:193

每日好詩
|
每日詩訊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