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金冬,女,1937年生于濟南。國家一級美術師、濟南市博物館研究館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1963年畢業于山東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系。山東畫院高級畫師、山東女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山東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山東文博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山東羲之書畫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山東人大畫院顧問。 ??弭金冬出身于書香門第,父親弭菊田先生是著名國畫家。受教于關友聲、于希寧、柳子谷、黑伯龍、張彥青等著名國畫家。在傳統繪畫上打下了深厚功底。金冬繼承父業,成為弭派山水畫傳人。 勵志丹青寫春山 —— 記女畫家弭金冬 單應桂 40年前我在山東藝專教書時,國畫班有個女生很引起我的注意,她身材纖弱,清秀安詳,有一股大家閨秀的氣質,一打聽才知她是著名山水畫家弭菊田的女公子,是當代著名學者季羨林的外甥女——弭金冬。淵博的家學、豐厚的家藏給予她得天獨厚的條件培養造就出她良好的素質。 再進一步熟悉弭金冬還是在1988年山東女書畫家協會成立之后,她從擔任協會的理事、秘書長到副主席,十余年的共事,在工作中默契的配合,使我看到她性格的另一面。她熱衷于集體事業,為大家的事不辭辛苦、任勞任怨,數十年如一日,為山東女書畫家協會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被推舉為副主席。從她的貢獻來看,這是理所當然的。作為當代社會背景中的一位女性,她在孝敬父母、關愛丈夫和兒孫方面自然體現出來的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繼承,也足以令人欽敬。無論家務如何繁忙她仍擠出時間刻苦作畫,這種對國畫藝術追求的勤奮、韌性,在她身上體現得十分突出,使我看到在她纖弱的外貌下蘊藏著常人所沒有的能量。 金冬在山東藝專求學期間受教于關友聲、于希寧、黑白龍、張彥青等著名畫家的門下,使她在傳統技法上打下了深厚的功底。 子承父志,藝專畢業后金冬決心從事山水畫的創作。此后工作變遷、生活的屢遭坎坷和磨難,都未改變她對事業上的執著追求,誠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 金冬曾從事博物館文物考古方面的研究及形式陳列設計工作。多次參加文物修復和古墓壁畫的臨摹。這工作十分艱苦而又細致。例如1981年她參加了靈巖寺40尊宋塑羅漢的修復工作,大殿森森、松風呼嘯,一盞青燈獨伴金冬,但她不辭辛苦補塑、彩繪一干就是三年。又如1984年濟南出土的北齊道貴墓、墓深十幾米,墓中壁畫的繪畫水平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博物館將這臨摹的重任交給了金冬,當時正值盛夏;墓中潮濕陰冷、空氣污濁、蟲蚤叮咬,令人難熬,更困難的是墓內濕度使她畫上的墨色難干,只好捧著畫板攀著木梯反反復復上去晾曬,從幾度的墓中到三十幾度的墓外,忽冷忽熱,其苦可知。1985年冬天,濟南南郊賓館出土一座元代雙室墓,墓室存有精美壁畫,畫的是春夏秋冬山水四景,有胡人歌舞伎,門神等人物,風格寫實、精美逼真,藝術價值極高。由金冬操筆臨摹。時值寒冬,孤墓曠野,一片冰雪,墓門大開,墓淺寒深,朔風凜冽。金冬手腳凍得僵硬,盤子里剛調好顏色,轉眼就凍成冰塊。她只好用口哈氣化冰,一筆筆細細摹寫。當她凝神壁畫,領悟其中古意時,古壁畫中那筆中神韻,逐漸潛移默化到她的審美意識中,這使她汲取了豐富的藝術營養,進而使她的筆下自然溢出一種靈性。 金冬多年來一直鍥而不舍、筆耕不輟、努力提高自己的筆墨技巧、她說“山水畫的筆精墨妙是畫家不斷進行刻苦探討的表現技巧,因此要苦練中國畫的基本功——筆墨功夫”。但她更注重畫外的苦功,在她寫的《畫畫心得》中有這樣一段體會:“筆墨之內有窮盡,筆墨之外是無窮盡的。畫是對文化的反映,生活的反映,是詩情的體現,才智的體現,因此作為畫家要有學識、有見解、有個性、有理想、有情操,要見多識廣。欲使畫有盡而意無窮,在筆墨之外求畫,筆墨之外錘煉。”“外師造化,到大自然中去寫生”。這正是她在實踐中努力追求的。多年來她工作之余,退休之后,常流連于自然山水與筆墨山水之間,奉“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為圭臬,登高山,臨滄海,搜盡奇峰,領悟造化,泰山、黃山、峨眉山、青城山、嶗山都留下了她的足跡。多年的辛勤耕耘,換來了豐碩的成果,她在實踐中繼承了弭派山水畫的氣韻空靈,淡雅俊秀,中鋒畫松挺拔有力,側鋒寫石蒼潤逼真,筆墨凝重,深樸自然,畫中還可看出古代壁畫的神秀與風骨,亦可看到造化給予她的靈感與激情。近年來她大量的作品中又可看出她吸收當代諸家山水畫之長,在弭派山水的基礎上又見新意,這是金冬不斷求新不斷進步的結果,她目前正進入創作的最佳狀態,相信她的山水畫將更會有新的面貌出現。 她的山水畫多次參與國內和國外的多種畫展,并多次獲獎。《嶗山》《泉聲飛瀑過青山》《泰岱松聲》先后在《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書畫報》等報刊上發表《泰岱松云》被中南海收藏。《龍洞秋色》入選《中國名家書畫選》畫集中。她所臨摹的北齊壁畫,與她的多幅山水畫數次東渡日本,贏得日本觀眾的喜愛。 2000年她又隨山東省女畫家友好訪日團作為山東女畫家的友好使者訪問了日本,與日本女畫家進行聯展和交流,在交流筆會上金冬揮毫潑彩深得日本同行的稱贊,為中日墨畫的交流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目前她是山東女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山東文博書畫家協會副會長、山東畫院高級畫師、濟南市博物館研究館員。 (作者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山東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個人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