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1.png (478.11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1-9 20:09 上傳
朱石磊,字,元峰。號,游龍。別號,石頭先生。雅號,岳中居士。山東博興縣人,現工作于中國蔬菜之鄉---壽光。
壽光詩詞楹聯協會會員 壽光影視藝術家協會會員 山東文企聯誼協會會員 大家文學網版版主 中國攝影風景協會會員 中國網絡詩歌學會會員 《中國詩》簽約詩人。著有大量詩歌作品見諸網絡文學、詩刊、報刊。
一 《新朱子家訓》 朱石磊
莫貪夜頻 休養生息 正義生計 當須慎經 黎明早起 理物理人 若為農者 體健身勤 春種秋收 四時定分 育兒勿廢 顆粒皆辛 喚兒自立 勤儉修身 教兒知理 農為命根 為工月者 謹遵規程 早赴適境 切莫遲緩 耳聰目明 按量質通 有余力者 清潔衛生 工結速還 不得游串 若有其因 相告而行 藝可立身 不可逞能 本本分分 安安平平 做商甲者 心存善念 莫逞傲狂 虛心若水 舍財用善 天地護佑 莫奸淫欺 結交不良 變徑興衰 坦然面對 職為命脈 待若賓朋 患難與共 身份置換 善財若水 源遠流長 踏政途者 立身為民 小則舍身 大則成仁 三尺神明 切莫自欺 言則身行 行則效法 法理貫通 慎之謹行 為一方青 利一方民 只求無過 不求后功 解甲歸田 入祖為農 示學兒者 靜心聽教 尊師重道 孝應父母 言行一致 詩書圣賢 理之善美 曉之丑惡 切忽輕信 莫食天餡 不參違理 立主正觀 深思熟慮 一心攻讀 身外游子 常思慈母 望吾朱門 后世謹遵 天命三七 四六人倫 為人一世 草木一春 年少輕狂 為夢追尋 莫待白發 空嘆無痕 吾心希之 爾等可跟 若此盡之 不枉為人 蒼天可鑒 朱門子孫
二 山東琴書
《勸人孝》山東琴書 元峰詞
(一)幼兒篇
人生在世 細細思量 百年歲月 變化無常 勸君孝敬 堂前二老 百善孝先 做人的綱 咱不表 前賢和古圣 說說當今 人情理常 君可見產房 殷切等待 一聲啼哭心才落心房 忙把 小嬌兒 抱在手 拜天 跪地 謝祖上 心肝寶貝 親個不停 飄飄好似在凌霄寶殿上 從此不分 晝和夜 心甘情愿為兒忙 左邊尿濕右邊放 右邊尿濕抱身上
嬌兒安睡 娘合眼 嬌兒一動娘驚忙 日夜祈禱兒安康 長大做個好兒郎
(二)少兒篇
含在口里 怕化了 捧在手中 怕受傷 嬌兒呀呀 來學語 一聲“媽媽”似吃蜜糖 嬌兒姍姍 來學步 扭呀拐的為娘喜得慌 東家夸來 西家說 好似嬌兒為國爭了光 待兒長到三四歲 忙著給兒找學堂 讓兒早聽老師的話 不學無術 飯袋囊 又怕先生管得嚴 又怕學習跟不上 又念三餐可和口 有惦嬌兒可想娘 一日不見 如三秋 校門都有 誰的娘 老師勸說 讓母放心 心頭的愛肉放不下的娘
(三)少年篇
時光飛逝 十余載 長成了帥小伙婷婷俊姑娘 越看越愛 心肝寶貝 他鄉陪讀 伴兒在身旁 三餐都是娘親做 冷熱咸淡娘親嘗 望兒用心多攻讀 光耀門楣做棟梁 金榜題名心歡喜 大擺喜宴都沾光 親朋好友齊祝賀 為兒舍金顯排場 名落孫山嬌兒痛 合言導語寬心忙 人生條條金光道 行行都出狀元郎 怕兒心重陪玩耍 兒皺眉頭娘發慌 日夜不離兒左右 怕兒心煩娘多想
(四)青年篇
兒身長到二十左右 又惦念學習‘工作中談沒談對象 在學校可有 同窗知己 學習’愛情 力爭兩輝煌 工作中可有情投意合 兩情相悅潮流要跟上 莫學當年 老”古董“ 稱心如意早見老爹娘 同學們聚會要節儉 奇珍異菜爹娘可嘗 你擲千金 買一笑 老爹爹一畝地才打多少糧 學習要有學子的樣 望兒修身做棟梁 一事無成爹娘不怨 回家做個好兒郎 學假 工假早還故里 爹娘的雙鬢又添秋霜 省吃儉用供兒讀書 農民的孩子咱要報家鄉
(五)成人篇
長到成人談婚論嫁 早生貴子代代強 誰家小伙品貌端正 誰家有溫柔賢惠 好姑娘 父母都是操心的命 一生牛馬為兒忙 有時嫌貧一句話 爹娘雙眼**沒合上 當今社會物質橫流 結婚有汽車和樓房 平平常常上百萬 老爹娘從唐朝種地才能買上 操辦婚事量力行 不要攀比爭風光 心心相映甜蜜蜜 恩恩愛愛幸福萬年長 過上半年并一載 添丁增口小二郎 合家老幼天倫樂 風聲水起喜洋洋
(六)總結篇
千年的文明鑄華夏 《二十四孝》感天泣鬼神 時代變遷日新月異 今人應該更勝古人 五講四美三熱愛 尊老敬老傳美名 人生自古誰無老 弘揚傳統不忘本 趁身年輕當敬孝 莫待清明空哭墳 堂前雙親體康健 盡其順敬方為人 母慈子孝家和興 家興和諧國更強 國泰民富安天下 泱泱華夏鎮番邦 小小牧童才疏學淺 寫的不好老師多擔當 赤子的情懷秉師志 孝傳四方 源遠流長
注釋: 《山東琴書》 山東琴書是山東曲種。發源于魯西南的菏澤(古曹州)地區,產生于清代乾隆初年。原為農民自娛的莊家耍(又叫玩局)。清末呈現興盛局面,名家輩出,流傳地區日益廣泛。
三 情系故里 ——寫給我深愛的故鄉三教堂
伏案對鏡,秋霜染發 心馳神往,夢系老家 攜同妻兒老小,踏上回歸的路 一路卻寡言 闊別多年,故鄉可曾記得 我這個離家的孩子 還是我沒把故鄉放在心間 一條條彎彎的路 像我的夢,像我夢里的思念 九曲回旋。。。。。。 故鄉是親切而陌生的 曾記得兒時村旁有條河 我常在河里洗澡、捉魚兒 娘常在那里洗衣裳 現在也不見 回憶像斷了線 是呀!我已闊別多年 爹娘年已古稀 卻依然叫著我的乳名 我心里很甜 對呀!再大我也是他們的孩子 我講給妻兒,我兒時那生活的樂園 是后院一塊小菜園 我常在那里與小伙伴捉迷藏 當年親手栽種的小樹 現已參天豐茂 泥土的芳香醉著心田 捧一把故土放在胸口 這就是我那魂牽夢繞的故鄉!!
四 鄉愁
閑庭信步 只愿尋找那份寧靜 無心回憶 只想讓秋風撫慰心靈 九轉畫廊 那可是當年留下的手跡 詩情畫意 已回歸了天地間 夜色朦朧的時候 少了憂愁多了迷戀 掬手親波 那月亮是真的嗎?
五 思念 寫給故鄉和我愛的人們
他鄉的日子,是白色的 空洞的叫人恐懼 夜來的時候 如魔鬼侵來 占據了我的肉體與靈魂 黑夜中的燈 更不敢對視 它是魔鬼的眼睛 夜雨來了 滋滋的聲響研磨著心房 如無數食心的小蟲 難以坐立 更何談睡眠 等 雨過天亮 路是新的 通往遠方的故鄉 站在這邊遙望,凝想 殼是空的 因為心已飛走了
六 懷念老家
他是那樣的凄涼,向老者的風燭殘年 他就那么的走了。。。。。。 帶走了我所有的依戀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一定回家看看 看看我的老家,追憶我夢幻的童年 回想以往的日子,是那么匆匆然 自從搬進了新居,老家就忘到了一邊 偶爾去的日子,也是棗兒紅了、葡萄掛滿 如果時光倒流,我一定回家看看 看看我生長的地方 看看我的老家我的伙伴 老家走了。。。。。 留給我的是一張全家福 一張永不退色的老照片
七 山中夜思
紫蓬山下冷, 明月照水流。 丹桂慈母影, 高堂幾多愁。
詩意:夜色已深,作者毫無睡意,漫步山中,抬頭看見月亮時,想起了故鄉的母親。在白天的丹桂樹下有一位慈母,她是“墨寫的憂傷”會長的母親。會長每年都會不遠千里帶著母親參加,可見其孝心,作者也多想帶著自己的母親到處走走看看,今夜,作者身在異地,想到家中的母親一定也在惦念千里之外的自己。
八 古風 。和 孟郊之游子吟
春暉待游子,寸心何時報? 歸期難預期,密縫何時了? 衣衫線未破,慈母人已老。
九 七絕 。 春色
春光明媚春陽暖, 春雨澤春倒春寒。 春花何懼春寒意, 開在春風笑春天。
十 悟
人生如夢 何時能醒 待到醒時 萬事皆空 空則有 有則空 大徹大悟趁年輕
十一 七絕 .端午《祭屈原》(平水韻 )下 十一憂
(平水韻 )下 十十一憂 仰天長嘆為民憂, 楚水知君落淚流。 含恨離騷天向問, 丹心耿耿照千秋。
十二 古風 。嘆 訴與伯虎兄
久別重逢情誼多, 臨行摘愛兄送我。 拙荊不解仕女意, 故以風流跪衣搓。
十三 古風 。和 孟浩然之渡浙江問舟中人
同舟共濟孟賢兄, 久聞赫名如鐘同。 引領望天笑語答, 秀插云霄是越中。
十四 陋身銘
吾本布衣,出身貧寒。 父母為農,耕作于田。 自幼家境,銘刻心間。 五載自理,六曉事端。 七入孰內,不圖虛玩。 伙伴魚蟲,余作田間。 歲月漸進,道路迷漫。 清風冷月,凄影寒山。
十五 雪夜送友人
夜訪老友逢瑞雪, 交杯換盞話不多。 深情厚誼天地鑒, 我送賢兄兄送我。
十六 三笑醉春風 ——謹以此詩獻給白衣天使 范會欣
鳥語花香的季節 你碎步盈盈 一襲圣衣 便羞得嫦娥回宮 嫣然回眸 勝藥石的靈驗 痛嗎 不疼
夜來賞星的景 卻被拉拽著哀鳴 你疾步如風 輕撫于頂 便乖巧溫平 你 齒露編貝 相視 我懂 月兒甜甜入夢
許久 你不想我留 臨別的再見 不許說出口 送予的祝福 滿載一生的甜蜜 我無語 眨眼 你 舒眉展顏 醉了 彌河畔的柳綠花紅
十七 《讀愛給你聽》之續 揚州游
用心的 讀愛給你聽 勝藥石的神奇 你笑了 緊握我的手 去看你的揚州 喜鵲、燕子歡唱著 親愛的 你笑的 咯咯 思念著 心愿許久 最愛 聽你 啾啾 當面道聲謝 雖言不多 但你懂我 感謝揚州 有你這位好朋友 地主之誼 隨你而游 泛舟碧波蕩 踏岸柳輕柔 你纖手拾花 簪予霜頭 把春天也喜了個美不勝收 親愛的 我們笑了 咯咯的 你累了柳旁小恬 燕兒 枝頭靜心守候 不讓蝶兒把你吵醒 想把春天送你 保留 你的滄桑 她懂 你夢中帶笑 燕兒輕語 流淚 啾啾 夢醒 你問身在何處 這是送你美好祝福的源頭 這是你燕兒 的揚州 醉不醉 美不美 想留不想留 你說“走!回去搬家,常住揚州” 親愛的 我們都笑了 咯咯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