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中國當代詩歌獎頒獎典禮舉行 徐敬亞等十八位得主分獲殊榮
導讀: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七屆的“中國當代詩歌獎”由《中國當代詩歌導讀》編輯委員會、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混語版《國際詩歌翻譯》雜志社聯合主辦。
IMG_0656.jpeg (121.07 KB, 下載次數: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8 08:39 上傳
以詩歌為名,禮贊獲獎者。12月7日,第七屆中國當代詩歌獎(2021-2024)頒獎典禮在杭州舉辦,包括著名詩人、批評家徐敬亞在內的18位得主分獲本屆詩歌獎殊榮。
連續舉辦七屆 打造詩歌獎品牌
據悉,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七屆的“中國當代詩歌獎”由《中國當代詩歌導讀》編輯委員會、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混語版《國際詩歌翻譯》雜志社聯合主辦,澳大利亞《中文學刊》雜志社、南開大學中華詩詞外譯中心學術支持。秉持公開、透明和網絡、學術相結合的原則,先后推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詩人、詩評家、翻譯家和貢獻者,受到了詩歌界廣泛的贊譽和認同。國內許多著名詩人、詩評家、翻譯家都曾獲得這一獎項,已經成為漢語詩歌界重要的詩歌獎品牌,每屆的頒獎盛典都成為詩人們重要的節日。
第七屆中國當代詩歌獎(2021—2024)評委由著名詩人、詩評家、翻譯家、學者莊偉杰、吳投文、楊志學、張智中、張智、高亞斌、唐詩七位博士擔任,唐詩擔任評委會主任,活動得到了余德水書畫院、重慶大成教育集團的大力支持。經過評委們嚴肅、認真、負責的評選,第七屆中國當代詩歌獎的創作獎、批評獎、翻譯獎、貢獻獎、詩集獎、新銳獎名單終于出爐揭曉:遠村、曹有云、西可獲得創作獎,徐敬亞、羅小鳳、子午獲得批評獎,卓振英、丁立群、錢志富獲得翻譯獎,王愛民、月色江河、牧野獲得貢獻獎,費一飛《一邊走,一邊愛》、周永《吶喊》、王芬霞《風從云中牽出了一匹馬》獲得詩集獎,周端莊、阿仁、應文浩獲得新銳獎。
活動影響廣 宣傳氛圍濃
記者注意到,連續成功舉辦七屆的中國當代詩歌獎,不僅在國內外詩壇具有較高影響,也引發了中央電視臺、央視網、中國新聞網、中國作家網、《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文化報》《文藝報》等中央媒體和海內外媒體及全國各省市主流媒體的關注和報道,累計活動新聞瀏覽量突破60萬人次,參與人數近二十萬,國內上百家主流一線新聞媒體公開報道,覆蓋互聯網中文官方網站,百度搜索信息348000余條,被業界稱之為“2011年和2012中國詩歌十大事件” “2013詩歌界最具中國影響力詩歌事件”“2014中國詩歌十大影響力事件”“2016年、2018年中國詩壇十件大事”和“中國最具影響力的詩歌評選”,是參與用戶最多、轉載量最多、影響力最廣泛的文化事件之一。
助推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
“七屆中國當代詩歌獎得主,均系當今中國詩壇乃至國際詩壇重要的詩人、詩評家、翻譯家,具有廣泛的讀者基礎和專業的學術水準,他們用自己優異的創作、評論和翻譯豐富和提升了這個時代的精神境界。七屆所評出來的貢獻者,具有廣泛的公認度,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考量,都為當今詩壇做出了巨大貢獻。
每屆中國當代詩歌獎頒獎盛典舉辦時,來自海內外的著名詩人、作家、翻譯家、書法家、畫家和攝影家,都會采用詩歌、散文、書法、繪畫、攝影、朗誦等不同形式,宣傳舉辦地社會、經濟和文化成就,提升了舉辦地的美譽度和知名度,為促進舉辦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了文藝力量。”唐詩表示。
據了解,本次頒獎活動結束后,還將組織參觀詩人徐志摩故居、浙江文學院(現代文學館),并在黃亞洲書院舉辦“當代詩歌之夜”朗誦會,豐富活動精神文化生活。
附:“中國當代詩歌獎”七屆獲獎者名單
伊沙、洛夫、華萬里、南鷗、吳思敬、呂進、徐江、陳仲義、陳超、李笠、樹才、黃燦然、許淵沖、張智中、楊克、傅天虹、潘洗塵、劉福春、左岸、方文竹、阿爾丁夫·翼人、楊四平、趙思運、晴朗李寒、東海仙子、老巢、羅廣才、黃粱、陳美明、李成恩、高世現、楊林、阿毛、馬科、易華倫、馬啟代、龔學敏、唐毅、王珂、蘆葦岸、莊偉杰、汪劍釗、高興、金迪、任立、羅繼仁、 高作余、王立世、紫影、洪燭、三色堇、北野、賴廷階、韓慶成、雁西、 沈奇、王士強、宮白云、楊宗澤、顏海峰、包容冰、唐成茂、孫重貴、洺雁、王愛紅、綠袖子、馬曉康、劉燕、安琪、瀟瀟、大槍、第廣龍、羅振亞、張立群、盧輝、馬永波、李以亮、程一身、劉川、度母洛妃、雪鷹、晏略殊、姚瑤、丫丫、王明凱、周瑟瑟、段光安、瓦刀、黃亞洲、雨田、胡楊、王猛仁、李正栓、石永浩、舒丹丹、趙金鐘、李潤霞、孫曉婭、高旭旺、楊佴旻、楊廷成、李自國、 蔣宜茂、 西木、羅秋紅、驀景、日月念念、余德水、遠村、曹有云、西可、徐敬亞、羅小鳳、子午、卓振英、丁立群、錢志富、王愛民、月色江河、牧野、費一飛、周永、王芬霞、周端莊、阿仁、應文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