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英雙語版“大運河詩歌叢書”首都分享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mmexport07e9d8163593b7b50482ed522e88e84b_1691747624429.png (1.04 M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7:59 上傳
2023年8月7日,由世界詩人大會中國辦事處主辦,北京新啟蒙書店承辦的漢英雙語版“大運河詩歌叢書”首都分享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會議得到了作家網、中詩網、人人文學網、中詩在線、中國散文網、詩人文摘、世界詩歌微信公眾號等媒體的支持。
mmexport32e78bd53440ea1c68e7924cf8a5c43e_1691747634231.png (622.57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7:59 上傳
“大運河詩歌叢書(七卷本)”于2023年6月由河北花山文藝出版社隆重推出,由黃亞洲的《我扶著大運河歌唱》、伊甸的《運河上的時間》、曉弦的《仁莊紀事2》、北塔的《貫穿我的河》、柳文龍的《彼岸千年》、趙振元的《江南運河情》和查杰慧的《運河上的月光》等7本個人詩集組成。詩人們的筆觸緊緊圍繞古老的大運河,多層次、多領域、多側面、多角度地反映了婉約而大氣的大運河文化,打造了一套既有運河“白金”標簽又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詩歌叢書。
mmexport94cd9f94475f04529093bedb805fd969_1691747642135.png (861.29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7:59 上傳
叢書由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等高校兼職研究生導師北塔領銜翻譯成英文,參與譯者來自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國家大劇院等,以中央民族大學為主。
為了探討本叢書出版的時代機遇和文化價值,讓作者譯者與來自全國各地的當代詩人分享大運河詩歌寫作經驗、展望寫作前景,特舉辦本次研討會。
參加此次會議的有“大運河詩歌叢書”部分作者、譯者,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學者30多位。其中包括:詩人、新啟蒙書店店主北遙,詩人翻譯家、世界詩人大會常務副秘書長兼中國辦事處主任北塔,詩人、世界詩人大會中國辦事處常務副主任兼媒體專業委員會主任冰峰,詩人、世界詩人大會中國辦事處副主任兼活動專業委員會主任阿諾阿布,詩人、世詩會中國辦副秘書長、肇東市文化局原局長陳泰灸,詩人、世詩會中國辦副秘書長兼出版專業委員會主任、《世界詩歌》雜志副主編王桂林,詩人、世詩會中國辦出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龔璇,詩人、世詩會中國辦媒體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世界詩歌微信公眾號副主編冷先橋,譯者、世詩會中國辦秘書吳吳,翻譯家、意大利羅馬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魏怡教授,羅馬大學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助理陳晨女士,詩人、美國華僑、美洲之聲文化傳播網總編輯韓舸友,詩人、浙江省作協詩歌委員會原副主任、嘉興學院副教授伊甸,詩人書法家、中國詩歌學會副秘書長雁西,詩人、陜西省商洛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文聯主席董發亮以及地中海游輪第42屆世界詩人大會中國代表團部分團員、漢英雙語版“大運河詩歌叢書”部分譯者及若干京城詩歌界、翻譯界人士。
會議以“大運河詩歌叢書”中的北塔《貫穿我的河》、伊甸《運河上的時間》為主要研討對象。上半場會議由北遙主持,他首先邀請詩集作者分享創作經歷,譯者分享閱讀和翻譯感受,詩人和譯者朗讀兩部詩集中的詩歌;下半場會議由北塔主持,邀請各位詩人和嘉賓對兩部詩集發表看法,并作出回應。
mmexport144bf1490f3dca1239c561f0eb13b0b7_1691747654471.png (1.09 MB, 下載次數: 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7:59 上傳
新啟蒙書店店主、詩人北遙開場歡迎嘉賓們的到來
《運河上的時間》的作者伊甸首先肯定了浙江“四條詩路”文化建設,解釋了“大運河詩叢”的起源:嘉興南湖區政府為響應浙江省政府的關于傳承發揚大運河文化的號召,成立了南湖區大運河文化協會(歸南湖區文聯管理),設立大運河詩歌創作基地、大運河展覽館,由南湖區文聯領導曉弦和作協領導柳文龍負責籌劃和出版“大運河詩叢”。隨后,伊甸分享了《運河上的時間》的創作過程:在2020-2021新冠疫情期間,他深居簡出,經常久久凝望窗外的大運河,沿岸的一草一木都激發了他創作的詩情。這部詩集中的每首詩都與運河有關,這種細致的描繪源自于詩人從過去到現在與運河的朝夕相處,運河見證了伊甸本人的童年、少年、成長、初戀、失戀等人生故事;詩人祖輩、江南百姓的經歷也在詩集中得到了反映。他說他的“詩是從靈魂深處涌現出來的”。
伊甸還點評了北塔的詩,說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貫穿我的河》中的序詩《哀江南》,里面充滿悲憫情懷和獨立思想。,這是所有詩人最需要具備的兩個素質,但許多詩人恰恰是缺失的。
mmexporta5c001e6e5011fa88487083685447f1c_1691747660498.png (664.83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7:59 上傳
伊甸分享創作經歷并朗誦其詩作《運河與信》
北塔首先對為本次分享會提供適宜場地和優質服務的新啟蒙書店老板和員工表達最由衷的敬意和謝意,并對來自全國十幾個省的詩人學者朗誦家表達最誠摯的歡迎和感謝。
隨后他提到了自己作為江蘇人參與浙江省文學項目的特殊原因和重要意義:“其一,我跟浙江尤其是嘉興的眾多詩人包括在座的伊甸先生交誼久而深;其二,我跟北遙先生一樣也姓徐,我們這支徐姓本來是在浙江嘉興境內,后來才遷居到江蘇蘇州境內;其三,我出生的地方蘇州盛澤鎮在歷史上曾經就屬于嘉興。因此,我有時喜歡稱自己是‘江浙人’。我很榮幸能加入這套叢書,我的加入拉長了這套叢書中的大運河,到了‘全’的程度。叢書中大部分作者是嘉興人,他們幾乎只寫嘉興境內的大運河,嘉興是大運河流經的十幾個城市中唯一一被她環抱的,所以那里的大運河足夠他們分別寫一部奉獻給她的詩集。黃亞洲先生是杭州的,他寫的大運河不僅有杭州段(所謂南端),甚至不僅是江南段,而且向北延伸到了山東境內的德州。而我筆下的大運河從杭州一直寫到北京,不僅是北京的通州,即大運河主航道的北端;而且寫到了北京城里的末端,即什剎海和玉河。這套書中的大運河形象到我筆下才是完整的,才有頭有尾。我生于江南運河之畔,工作于大都玉河之旁。這是貫穿的第一層含義,即大運河從空間貫穿我人生的歷程和軌跡。”
mmexport269f6ec95ea44cf324218c6c0dd3c83d_1691747667045.png (348.27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7:59 上傳
北塔分享創作、翻譯經歷并朗誦自己的詩作《我這滴來自江南運河的水》
空間是河流的本身屬性,而時間是自古以來人類賦予河流的象征屬性。接著北塔做了第二層題解,即大運河從時間貫穿他的一生。集中作品的寫作時間跨度達三十多年,有作者高中時代的習作,也有最新近作。他在這部詩集中寫到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中年甚至老年。整部詩集的編排遵循著這樣的時間順序。
大運河所貫穿北塔的第三個存在是自我。作為一個流動力、創生力、載重力的代表,河流給他的精神、人格、詩格全面賦能!他自述道:“我是大運河之子。我寫大運河詩是在以河傳我,同時也在以我傳河,河與我互傳互動,互蕩互激,互為主體,河流是我的另一個肉身,本書是我的一部另類自傳。所以,書中的第一部分作品寫的不是杭州,而是嘉興,因為嘉興是我的祖居地。我寫了我的祖父母和父母,還寫了我的初戀。當然,這些詩與其說是實錄,不如說是心化了、靈化了的傳記。經過我的一番精心編排,這些本來散落在不同時空里的文本被組合了起來,整部書讀起來就像是一部長詩;因此,還榮幸地獲得過第六屆中國長詩獎之文本獎。一個像樣的詩人的身心最好跟一條大河對應且呼應,而于我大運河就是這么一條河,因此我的身心都甘愿被它貫穿!”
北塔強調說,這是史上關于大運河及其文化或以大運河命名的第一套純粹的詩歌叢書?!皾h英雙語版的‘“大運河詩歌叢書’”不僅空前,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也可能是絕后的。自始至終操持這套書的是曉弦先生和柳文龍先生,他們一開始就謀定要用漢英雙語版的模式。我想,他們的初衷是:大運河是世界文化遺產,關于大運河的詩歌理應得到全世界的分享。我還想到,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運河,也就有運河詩,我讀到過愛爾蘭都柏林的、意大利威尼斯的、荷蘭烏特勒支的運河詩,有些外國詩人還在運河邊搞詩歌行為藝術。這提醒人們:運河是活的,運河詩更是活生生的。中國的運河詩需要與外國的運河詩進行交流,所以需要有英文翻譯。”
mmexport13b5856e680e9f90c6fd904db20c94f4_1691747673966.png (957.37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7:59 上傳
最后北塔介紹了這部書的翻譯情況。他說:“出于對我的了解和信任,主辦方讓我領銜翻譯這套叢書。我當時就覺得任務重大,意義更重大。于是,我一方面自己潛下心來、全力以赴翻譯,另一方面找了幾個朋友和學生一起翻譯。文學翻譯是非常困難、繁雜的活計。這套書幾乎花費了我三年瘟疫的全部時光;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瘟疫讓我們定下來、靜下來,我得以在家練臀功、譯詩叢。團隊成員都很認真負責,我們時不時相互鼓勵、討論、檢查。這套書中的專有名詞多達幾百個,涉及人名、地名、物名、品名,而且很多屬于吳方言系統,系統外面的人很可能誤解或完全無解,所以由我這個吳人主導我們列了一個長長的專有名詞表格,并且相互商量著逐漸完善,使得每位譯者都有譯法可依。翻譯完成之后,我們先自己校對和相互校對,然后請外面的專家校對。書稿到了出版社,編輯又幫不厭其煩地校對了三遍,使得我們現在的譯文是比較讓人滿意的。今天有我在中央民族大學的兩位得意門生來到現場,她們作為譯者,對這套書的翻譯付出了許多心血,做出了很大的貢獻?!?br />
mmexport45804cdd479df44ea31543eab69d2a8d_1691747678989.png (368.97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7:59 上傳
譯者王雨(筆名雨如)分享翻譯經歷及感想并朗誦伊甸的詩歌《運河的聲音》
作為叢書翻譯團隊中的譯者之一,中央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畢業生王雨分享了自己參與《運河上的時間》《我扶著大運河歌唱》《江南運河情》三部詩集中部分詩歌、序言、后記翻譯和詩集校對工作的經歷和詩歌閱讀感受:
北塔《貫穿我的河》將運河作為支撐詩人多年南北漂泊的血肉,用一種獨特的言說方式,將自由的想象和靈活的修辭組合在一起,將故鄉情思、歷史變遷、自然風光、舊時回憶、中年經歷等主題相互交織,闡釋了運河何以貫穿他自己的生命。面對時間的流逝,詩人反思自己的生命歷程、人生收獲和對外界的反饋,同時又慶幸在一息尚存之時,仍然可以將自己托付于運河,仍可以找到地理和精神上的故鄉。
伊甸《運河上的時間》描繪了大運河沿線的自然人文風光,書寫了詩人自己在運河邊不同人生階段的際遇,塑造了一個莊嚴沉靜、謙遜寬容的大運河形象,她養育代代江南人,滋潤自然萬物,超越時空限制,溝通歷史與現代,詮釋了運河與詩人所代表的個人、家族、民族的命運交織。詩人擺脫了宏大敘事,以個性化的細膩語言、豐富的修辭,將世間最微不足道的事物描寫得豐富多彩,賦予每一個意象以喜怒哀樂,以詩意的方式呈現自我、家族意志、自然和美德。”
黃亞洲《我扶著大運河歌唱》按照空間順序,對大運河沿岸的幾個重要城市進行了深入考察與描寫。整部詩集充滿激情和宏偉氣象,塑造了一個大氣通透、富于洞察力和幽默感,又十分接地氣的詩人形象。詩集蘊含歷史的厚度,也凝聚著思想的批判,使讀者能夠將大運河的地理與歷史結合起來,從而對大運河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多層次感知和體會。
趙振元《江南運河情》的詩歌部分以一個企業家的宏觀視角走近運河,所到之處、所見之物,無不引發對江南故鄉的贊美和感嘆;散文詩部分中的詩人則以一個游子的身份,親近江南運河的種種風物,和風細雨、古鎮長街、山水湖田、四時景象,都收獲了專屬于自己的書寫,被賦予靈性,詩人用文字實現了精神和靈魂的歸鄉。
mmexporta0e75648c31574e59abf16974dbc3b9d_1691747686914.png (403.2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7:59 上傳
參與詩叢的翻譯審校工作給予了王雨詩歌翻譯研究上的靈感,她以“詩歌的聲音”這個導向,根據瑪喬瑞?帕羅夫、伊格爾頓等學者的觀點,表示詩歌翻譯應當關注詩歌的形式和言說方式,要關注原詩的語調、音高、節奏、音量、強度、情調等,在譯入語詩歌中重現原詩的語言質地和語感,重塑原詩的情感核心,通過對構成詩歌“聲音”的各類要素的把握,再現詩人口吻、情態,靈活地重現詩人的情志。王雨通過對《運河上的聲音》詩歌的聲音感受,借助音樂概念,將這部詩集中抒發三類感情的詩歌分為三類聲音:描寫運河邊自我成長與失落的青春小夜曲、關于家族譜系與戰亂貧困的歷史詠嘆調、反映運河精神與命運共同體的民族復調音樂,針對每一類聲音的詩歌所采用的用詞、造句、節奏、音韻、情調的不同,譯者需要對詩歌進行拆解、分析和翻譯。
mmexport77c4535066ad45dc2a77485fe5966795_1691747692634.png (671.94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7:59 上傳
譯者吳佳娜(筆名吳吳)分享翻譯經歷及感想并朗誦北塔的詩歌《東白漾》
叢書譯者之一、中央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畢業生吳吳發言說,感謝北塔老師在過去三年時間里的指導和幫助,他是我在詩歌翻譯這個方向的領路人。感謝他給我提供了一個非常廣闊的平臺,我得以在這里交識因詩歌相聚在一起的各界人士。感謝他對我不斷的鼓勵,我才得以有機會在《2021中國詩選》以及《貫穿我的河》這兩本書中作為譯者出現。
隨后她提到了詩集翻譯的感受:“在翻譯的過程中,常常要設身處地地站在原作者的角度去衡量思考,于是我養成了一個習慣,在譯前細細地體會詩人彼時落筆究竟是怎樣的心懷,去觸摸詩的靈魂與骨骼。于是在這一過程中我也愛上了運河的文化,甚至碩士畢業論文的主題我也堅定地選擇了運河!通過翻譯詩歌,我好像看到了運河上成長的那群少年,冬天在運河上踏冰去上學,夏天在河邊的桑樹林里嬉戲,運河養育的肥沃土壤埋著他們的祖祖輩輩,沿著運河漂泊變成游子。我深信這樣的本土文化抒寫能夠切實引起很多中國同胞尤其是游子的共鳴。”
最后,吳吳表示,她一路以來的進步是榮譽也是認可,同時也代表了責任和使命。她會用更加堅定積極的態度投身中國辦事處的事業,為詩歌翻譯發揮青年譯者的熱情!她真心祝愿,大運河詩歌叢書能發行到更多地方去,讓中國的運河文化被全世界看到!
窗外炎炎夏日,現場詩興正濃。與會詩人、朗誦家踴躍登臺朗誦兩部詩集中的詩作,活力充沛、感情激蕩,詩歌朗誦豐富的聲音與大運河流水相和,呈現聽覺與想象之美。
mmexport734c38775308afd08f96b741e517261d_1691747811418.png (334.43 KB, 下載次數: 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8:00 上傳
王芳聞朗誦北塔詩作《紫薇花》
mmexport5c9ea1793800dbff5b69aaf2f6d2be9d_1691747815596.png (277.53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8:00 上傳
朗誦家春天朗誦北塔詩作《水車》
mmexport94f79397cb3ba92ca61b72e12af5f9e1_1691747820163.png (302.27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8:00 上傳
王海霞朗誦北塔詩作《說小河》
在研討環節,與會詩人學者紛紛對兩部詩集發表了自己的高見,借著北塔、伊甸兩位詩人的筆觸,共同走近大運河,探討文學的魅力和詩歌的深意。
mmexport376a7a1ffd3b694f8488c63ae5bacdb2_1691747824283.png (561.53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8:00 上傳
魏怡教授對詩歌和繪畫有著深刻見解,認為“詩歌和繪畫有共同之處”,詩歌和畫作中都存在著節奏韻律,都要求質地和諧,而《貫穿我的河》《運河上的時間》兩部詩集中的詩就能通過節奏上的舒適感和美感,給讀者一種美的享受。
隨后,魏怡指出,從辯證角度看,大運河既是一個被描繪的客體,又以主角的身份存在,運河塑造了詩人的一生,用她的方式承載很多百姓的一生。因此,有時我們需要放下“以人為主角”的執念,更關注自然作為主角的一面。魏怡也提到,每個詩人都有自己的靈感來源,運河就是詩人們的繆斯。
魏怡也闡釋了意大利文學和中國文學的契合點,即鄉土文學中對過去的回溯,意大利回歸文藝復興,中國文學也在用新的社科研究成果重新審視、探討過去,尋求新的滋養。運河也是鄉土,“大運河詩叢”也意在“回到過去去尋找未來”。
mmexport830ff54c9813bfa491d1ca3550442a65_1691747828513.png (417.88 KB, 下載次數: 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8:00 上傳
另外,作為羅馬大學孔子學院的一方,魏怡教授表示十分期待九月份第42屆世界詩人大會中國代表團訪問羅馬,他們將幫助舉辦雙語(漢語、意大利語)詩歌朗誦活動,翻譯、出版當代中國詩人的雙語詩集。
mmexportd35efab562fcbec5d72811814faf52bd_1691747832859.png (359.59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8:00 上傳
來自上海的詩人張春華說:“伊甸的《運河上的時間》以較大篇幅用‘運河上的……’為每首詩的格式化標題,這說明長長的運河已融入到作者的血脈中,承載著作者的生命之重。北塔的《貫穿我的河》從一個更具廣義的視角對運河作了神性的詮釋,尤其是在組詩《在溯與潮之間一一海寧》中,關于漢白玉獅子、鐵牛等的敘事場景給人以久遠的時光厚重惑,在人類的歷史進程中,運河,往往與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常伴隨著運糧、運兵,征服與融合,苦難與悲歡交遞演進,這套漢英雙語叢書對這些內容都有展現?!?br />
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導師、詩人、學者王月對詩人與自然、運河的關系做出了詮釋:“運河成就了七位詩人,運河作為一個主體,而不是背景,自己也在說話,只是通過詩人的筆觸流露出來,因此運河和詩人是平等的,這和后人類學所說的‘人不應掌控萬物而應和萬物平等’的觀點相契合?!?br />
針對《運河上的時間》這部詩集中對運河與世間萬物關系的描寫,王月指出,運河與萬物相互包含、包容,伊甸通過運河寫自己的成長經歷,寫人性,寫悲歡離合;同時,詩人也在反思,雖然運河本身在不同的人身上留下了不同印記,但她如時間一樣,永恒、持續、獨立,我們只有尊重她、接納她,沒有評價和批判她的權力?!敦灤┪业暮印费永m了北塔一如既往的“硬”的寫作風格,王月推崇北塔詩歌的現代性,具有歧義性和未完成性,需要讀者自己去挖掘并給出應答,這樣的詩歌更有價值,有更多的闡釋可能性。
mmexport8445f8299c2e9bc33527d0d611be8866_1691747837601.png (582.34 KB, 下載次數: 1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8:00 上傳
南京理工大學教授陳東林說:“伊甸《運河上的時間》生怕遺漏了任何一個點滴,充滿了對運河的感情。北塔《貫穿我的河》從歷史的縱深處和心靈的最深處,把大運河的深厚文化積淀,貫穿在作者的整個成長歷程中,也貫穿在中國社會的變革進程中。這就使他的詩歌超越了個人的感受和體驗,而具有了社會意義。詩集的第一篇《哀江南》深刻反映了大運河的歷史變遷,體現了作者對大運河榮枯盛衰、滄桑變化的深度思考。他在另一首詩中寫道:‘我這滴來自南運河的水,曾經逆著時代大潮的流向,從塘河的溫床上升起。’這既是北塔個人人生起伏的寫照,更深刻地反映了知識分子群體的性格特征和命運浮沉?!稊y蟹歸京即煮吃有懺》,以蟹喻人,把處于逆境中的志士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韌性充分展現出來:盡管像蟹一樣被煎熬甚至被‘活活燙死’,他也絕不屈服;即使犧牲自己,也要給世間帶來‘最鮮美的肉、最噴香的黃’。這種源自靈魂深處的拷問,給讀者的心靈帶來了強烈的沖擊和震撼,把人性的光輝升華到了新的高度?!?br />
mmexport293e44d6eb4880eebe8b275879c0bdf9_1691747845958.png (657.59 KB, 下載次數: 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8:00 上傳
王桂林發言稱,這兩部詩集都是有野心的寫作,成熟的詩人到最后都是為自己制造懸崖,供自己攀登并逾越。伊甸和北塔的共同之處在于,雖然二者都是知識分子,但是突破了學院派以修辭為要旨的詩歌寫作方式。兩部詩集都或明或暗以時間為主線,都是時間之詩,時間是虛幻的,只能感受而不可視,而河流成了時間的具象展示,暗合了詩人對時間的感受。兩部詩集寫法的不同在于,《運河上的時間》是短期內集中的運河詩歌創作,將人生經歷和所感知到的運河結合起來而形成的,而《貫穿我的河》是北塔對30年來的詩歌重新的編排,新編也是一種創作。這兩部詩集體現了中國當代成熟詩人的寫作本事。
mmexportb2008921547f68859cd615ea3864d011_1691747852058.png (399.3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8:01 上傳
韓舸友首先轉達了《世界詩歌年鑒》主編森道哈達對新書發布的祝賀,隨后表達了自己對于《貫穿我的河》的看法:北塔的詩離不開河、船、河岸的故鄉。從嘉興到盛澤到北京,從大運河到小運河到塘河,從烏港到烏橋鎮,他都是以詩為帆,以筆為槳,以生命為船,劃過童年、青年,劃過中年,也許還將一生永遠地陪伴著大運河。他用詩建起步入文學殿堂的船,又用文字鋪出了一條牽掛一生的故鄉之路。同時,韓舸友認為,北塔的詩既有江南才子的靈秀,又有水手的奔放和瀟灑。北塔不僅是大運河的兒子,也是揚帆遠航的水手。他無時無刻不在用詩歌傾訴一個詩人的孤獨與快樂。韓舸友還認為,詩是世界的,詩人也是世界的,一個詩人應該是作品、人品和性格三者相統一,而北塔將三者融在了一起。
mmexportf995e5df036c53b018e6b67f52bc6f3f_1691747856578.png (510.15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8:01 上傳
北京詩人劉劍發言稱,北塔說起故鄉,茶余飯后,閑庭雅敘,娓娓道來。從北塔的創作中,看得出他與大運河的一世情緣。他融合了中國本土文化的文學傳統,又結合了西方現代主義的自由境界的信念。北塔的寫作與翻譯既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縱的傳承,又有西方現代派詩歌的橫向的借鑒?!敦灤┪业暮印分校纭笆^像一群偷渡過來的流民,不敢與岸灘靠的太近”“勞動者的腰身始終彎曲著,不管工具在不在手里,不管煙斗在不在嘴里,一棵小白菜,就是一頓晚餐,但,他得管好一片菜地…”,諸如此類經典的詩句比比皆是。詩的本質就是還鄉。這種還鄉,可以是肉身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北塔的靈魂的最終歸宿一定是他的運河,那條貫穿他的河。
mmexport283dae355fd0fb7cd5ebd87d79dafd50_1691747860638.png (636.47 KB, 下載次數: 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8:01 上傳
左:敏佳 右:陳晨
羅馬大學孔子學院院長助理陳晨老師認為,大運河跨越南北,也有著溝通文化的作用,因此作為跨文化研究者,我們也可以稱自己為多文明對話中的一條“運河”。運河既有自然的一面,又可以厚德載物、承載人的德性,在文學、跨文化的世界中,每個人也可以帶著運河的動感去感知、傳播文化,形成多元文化的共享、對話和交流。
羅馬大學孔子學院院務秘書、意大利青年詩人Michela Pranzo(敏佳)表達了自己第一次來中國大陸的感受,她對參與此次研討會感到非常榮幸,認為大運河詩歌創作有其浪漫自由的特點,并期待日后細細閱讀詩歌,提升語言能力,游覽大運河。
mmexport0522c481ef36ae261e00dddfad60053a_1691747864513.png (553.5 KB, 下載次數: 1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8:01 上傳
來自陜西的絲路行吟詩人、朗誦家王芳聞認為,在《貫穿我的河》中,北塔把自己的個體生命與大自然、大運河合為一體,讓心靈與大運河互通、同感,呈現了一個陌生的、波瀾壯闊的、帶有神性的大運河形象。這部詩集中有豐富的詩歌創作技巧,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詩人運用意象造境,大多數詩作從小切口、小物象切入,比如一朵浪花、一對石獅子,詩人運用隱喻、通感的手法使物我互為轉化、互為主體,通過營造大量的意象群,創造了極具能量的思想漩渦。詩人通過這部詩集寫出了大運河的深度和廣度,也讓讀者感觸到了大運河的溫度和疼痛度。
mmexportf2b27f753c6263d4e3bd3daa9de35849_1691747868561.png (616.8 KB, 下載次數: 1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8:01 上傳
陜西商洛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文聯主席、詩人董發亮發言稱,北塔《貫穿我的河》的精神還鄉是詩意的靈魂告白,是運河兒子的心聲,是一部自傳體長詩。詩集有三個典型特質:一是情意濃烈、情懷深刻、意志剛毅,滲透著儒學的傳承和辯證哲學觀;二是詩中有畫,詩眼鮮亮,語言有鮮明的個性、獨特的文化韻味;三是詩中有魂,且實在感強、沖擊力強、啟迪性強,關注生態、民生、人文,堪稱一部當代超現實主義的、有高度美學價值的好書。
mmexporte580970794f6415fd9e6c4f6c1c949fa_1691747872721.png (432.3 KB, 下載次數: 1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8:01 上傳
詩人學者的暢所欲言讓所有與會人員沉浸于思想的海洋,用各自的閱讀感受和詩學追求回應大運河對人類提出的疑問,也積極暢想以大運河為例的地方性、民族性詩歌寫作在未來會往何處去,并期待通過大運河的連接,詩人們的文采變得更加豐富,、友誼會變得更加緊密,通過更多的對話、合作來擴充當代詩歌內涵,推動文化交流,促進中國文學走向海外世界。
mmexport2ee6a814cab8a9a54bee70666c148308_1691747876344.png (415.18 KB, 下載次數: 1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8:01 上傳
mmexport126ad6c069c44ca05d641bf1e8e4eeeb_1691747879573.png (419.33 KB, 下載次數: 1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3-8-11 18:01 上傳
參加分享會的還有詩人蔡啟發、白秀麗、東來、趙劍華、崔學民、卞啟忠、金辰、何夢梅、楊蒙等。
撰稿:斯琴、雨如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