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詩壇快遞 于 2022-11-4 18:54 編輯
曹誰詩歌研討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
10月24日,“曹誰是誰”詩歌研討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研討會分為“曹伊之爭”之前和之后的作品兩個部分,從“大詩主義”、“曹伊之爭”、“曹誰詩歌的選材和語言上的特點”等多方面探討曹誰作品的美學特征。本次研討會由美國雕龍詩社主辦,由雕龍詩社顧問、詩人、朗誦家王玲主持,美國華人詩人藍鳥、海哲、方青主題發言,雕龍詩社會員、詩人、朗誦家董鳳菊、邱明、偉華、王黎莉、王偉、小翠、小徑、古渡、齊英武、浩瀚大海等朗誦并評論曹誰作品,最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會長黃宗之和雕龍朗誦藝術團團長喜芽兒對研討會總結。詩人曹誰由于網絡原因,未能參加研討會,通過錄制視頻的方式,向參加研討會的詩人發去賀辭。研討會通過Zoom進行直播,進行了兩個半小時,研討會視頻通過YouTube和騰訊、百度、西瓜等中英文網絡媒體傳播,讓曹誰的作品為更多的人所理解,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本次研討會由雕龍詩社顧問、詩人、朗誦家王玲女士主持,她首先介紹了本次研討會的主題,她認為曹誰是漢語詩壇獨具一格的詩人,本次研討會從“大詩主義”、“曹伊之爭”、“曹誰詩歌的選材和語言上的特點”等多方面探討曹誰作品的美學特征。她最早從意大利媒體對曹誰的專訪開始關注曹誰,開始關注他的作品,是她這么多年遇到的一位難得的具有獨特審美的詩人。她再次朗誦喜歡的作品《虎風》和《獨孤誰》,評論曹誰的作品:“他的詩歌選材獨特,思想狂放,用詞造句尖刻、準確、含蓄。我最初是從他詩中嗅到了不同的味道,他不是北京胡同里長大的孩子,他寫虎王、寫雪豹、寫烈馬、寫毒龍,他去過很多地方,邊陲的地方,去過新疆、西藏、青海。他寫中軸線、日變線、通天塔、黃金家族、黃金戰歌、歐亞大陸,具有狂放的特征。作為一個80后作家,他寫作詩歌、小說、劇本、翻譯,還挑起詩壇的兩大潮流,大詩主義和曹伊之爭,是中國詩壇不能不關注的一個人物。他的思想狂放而深遠,使我不能觸及,通過他的作品感覺他絕頂聰明。他創作的作品,既有豪放的時候,也有婉約的時候,他的作品涉獵廣泛,具有大詩人的氣度?!?/font>
藍鳥發表《大詩主義為何引起國際詩壇的共振:通過小我寫出大世界》主題發言。藍鳥說:我時常跟不了解曹誰的詩人推薦曹誰的作品,告訴他們曹誰是漢語詩人中少數得到國際認可的詩人,他提倡的大詩主義得到漢語以外許多大語種的認同,跟國際詩壇產生共鳴。他的大詩主義,從各個方面融合,讓國際詩人產生共振,比如他寫的通天塔,這個來自《圣經》的典故,就是人類的共同家園。我對曹誰詩歌的三點感受:第一,他的詩有一種強烈的實驗性,就是海哲所講的先鋒性,所以才得到漢語以外的其它語種詩人的認可,比如法語、英語、意大利語等語種。他的詩集《帝國之花》被意大利漢學家雪蓮翻譯為意大利語和英語,并得到許多西方的文學獎;第二,他的詩是自己情緒和心靈的外化,情緒外化的來源在哪里?用一句老話說就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他走過不少地方,讀過許多書籍,所以寫起來雖然通俗易懂,但是修辭和語言非常講究;第三,他通過語言構筑了各種意象和意境,跟口語詩相比,這就是高級的文學。我最后總結一下,曹誰的詩具有很強的實驗性,通過“小我”去寫整個世界,通過語言構筑了豐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意境。
海哲發表《中國詩人主體意識的覺醒》主題發言。海哲認為:曹誰這個筆名很佛系,很有禪意。古今圣哲還有詩人都喜歡問問題。所有的問題當中,“誰”是人生的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大詩主義實際上是最近這幾十年二十個先鋒詩流派當中的一個。有人總結,有點影響的有二十個流派。先鋒這個詩派,是從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流行起來的,比較有影響的新詩的流派。所謂先鋒派,就是它的藝術特征表現爲反傳統,刻意地違反約定俗成的創作原則、欣賞習慣,它偏重于藝術的形式,追求風格上的新奇,主張堅持藝術超乎一切,不承擔任何責任義務,注重挖掘內心,要描繪夢境,描寫那個瞬間的那個世界,對瞬間世界的那種感知。在技巧上,他們強調這種暗喻,暗示,象征,聯想,通感,就用這些手法挖掘人物內心,讓這個意識流動,讓這個不相干的這個事物齊頭并進,組成這個多層次的審美的結構。所以這個先鋒派的詩呢,他追求的是一種反叛的、蠻荒的。曹誰這個大詩主義的詩歌擅長一種宏大敘事。宏大敘事反動的是當代流行的那些過度個人,過度瑣碎,過度無聊的那些敘事的風格。曹誰的詩,事兒不大,可是它有三大:寄托大、意象大、技術大。曹誰的詩,我讀了大概幾十首,能感覺到他繼承的是莊子《逍遙游》,屈原的楚辭,李太白的樂府詩,是浪漫主義的那種傳統,恣意汪洋,神游天地,浮想聯翩。曹誰他一直致力于建構他自己的一個藝術世界,他管它叫亞歐大陸地。他的內核兒是什么呢?在我看來就是人類共同的精神家園。我們通過閱讀曹誰的這個詩歌能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這么一個東西,就是伴隨著中國的崛起,我覺得這個大詩主義是一個標志,它標志著中國詩人文化自信的恢復,標志著中國中國文人的文化主體意識的一種覺醒。
方青發表《中國當代詩壇的曹伊之爭:曹誰大詩主義詩派和伊沙后口語詩派的論戰》的主題發言。方青認為:曹誰是著名詩人、作家、編劇、翻譯家,中國八零后代表作家之一,在2007年發表了《大詩主義宣言》,是大詩主義主要發起人和代表詩人。大詩主義的核心主張是:融合古今、合璧東西、合一天人、隨物賦形、和合陰陽、整合音義。曹誰在2018年發表的“中國新詩99%是垃圾,伊沙是垃圾中的垃圾”的觀點,引爆了一場當代詩壇論戰。論戰的一方是以曹誰為代表的大詩主義詩派,另一方是以伊沙為代表的的后口語詩派。從2018至2020年,這場論戰進行了三年之久,針對當代中國詩壇發展大勢,雙方各持己見,言辭銳利激烈,充滿火藥味,時至今日硝煙尚未完全散盡。作為曹伊之爭的另一方,伊沙,是后口語詩派的代表詩人。“口語詩”的名稱大概自1980年代初出現,這個集體命名出現之后,漸漸得到文學界關注并且頑固地生存下來。伊沙認為:“口語詩之命名是高度本土化的,它屬于甫一誕生便書面過度的中文”。根據這些論點,伊沙對曹誰的批評做出了非常強烈的反駁。伊沙尤其反感把“口語詩”等同于“口水詩”的說法,他認為“口水詩”這個稱謂是對口語詩的蔑稱,也是經不起推敲的,口水詩是在口水歌這個概念之后出現的,拿口水歌在歌中的定義來討論口語詩,是不嚴謹的。什么是“口水詩”?伊沙認為太一般化的抒情詩才是口水詩。鑒于當代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越來越趨向于全球化,曹誰希望在詩學中也能重建一個世界文學交流的新秩序和共同語境,他借用了《圣經》中的著名典故“通天塔”來表達這樣的一種文化大同新秩序。曹誰在2020年創作了《通天塔之歌》,希望通過詩歌重建文學的通天塔,讓人類可以通過詩歌自由交流。為了建造全球詩歌文學的“通天塔”,曹誰呼吁開展“世界詩歌運動”。 董鳳菊朗誦了曹誰的《我總是看到媽媽十二歲時小姑娘的樣子》,認為“曹誰的詩非常感人,他的作品不拘一格,奔放自如,想怎么寫就怎么寫,作為一個高產的作家,跟他豪放的性格有很大的關系。他的作品像血漿噴發,我受到很大鼓舞,自己也學習到許多寫作技巧。” 邱明朗誦了曹誰的《大悲舞》,認為“這首詩具有預言性,亞細亞人在為你奏哀樂/歐羅巴人在隨音樂舞蹈/唯有你一個人站在那里痛不欲生,使我想到今天的烏克蘭戰爭!” 偉華朗誦了《泛火車站》,認為“詩中看到詩人寫于火車站,他從西藏、新疆游歷歸來,應該是歸來時所寫,看到人來人往,感悟到人生的孤獨,讓人聯想到不同的人生?!?/font> 王黎莉朗誦了《墓酒》,認為“海哲談到曹誰詩歌的佛性,這首詩就是典型的佛性詩歌。詩歌雖然短,但是如同一個小故事,非常有意境。佛性講空,人們追求一生,最后發現追求的往往是‘空’!詩雖然短小,但是看一眼,就把人帶入其中。” 小翠朗誦了《我要在世界的曠野上為人類彈奏一支安魂曲》,由于小翠有事,她的朗誦是錄音,他們認為“小翠的朗誦非常優美,選擇的題目也非常好,體現了他的大詩主義追求。” 小徑朗誦了《美人一笑梨花白》,認為“曹誰是詩壇一位非常年輕有為的詩人,通過這些美麗的詩句,今后我會多多關注他的作品?!?/font> 前半部分是曹誰早年體現“大詩主義”的作品,后半部分研討的內容為“曹伊之爭”之后的作品,王玲認為前后對比,前期的作品具有抒情性,后期的作品具有戲劇性。 王偉朗誦了《秋天深了,王在寫詩》,認為“這首詩的題目來自海子《秋》中的詩句,是海子的代表作。海子經常在詩中自稱為王,在傳統文化中,最高的境界是內圣外王,海子在詩中是認為的詩非常高的精神世界,詩人跟現實的沖突后的痛感。曹誰也深受影響,不過他的詩是一種高遠圣潔的感覺,是一種浪漫的體現,給人以希望。王的自稱顯示思想和人格的高貴,通天塔來自《圣經》的典故,這一遠大的目標,也終究會建成。詩人借用這個意象,追求大詩的境界,自稱為王者,領地還是凈土,是詩人用筆征服世界的宣誓。他曾經寫過《當一個男人不能用劍征服世界時,就會選擇筆》,這也是詩人遠大志向的體現?!?/font> 古渡用粵語朗誦了《黃金詩人》,認為“這首詩是他對大詩主義理想的表達,寫于曹伊之爭之后。前半部分寫對詩人狀態的肯定,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他引用李白的《少年行》,體現張狂和浪漫,體現了大詩主義詩人要像當年的李白一樣。接著他提出他大詩主義主張的核心:不辜負當時,不辜負未來/故而融合古今/不辜負中華,不辜負世界/故而合璧東西/不辜負上天,不辜負人世/故而合一天人。他是一個浪漫、執著,甚至狂妄的詩人。他具有大詩詩人的豪邁,不辜負當前,不辜負未來,不辜負中華,不辜負世界。具有李白一樣的浪漫和執著。” 齊英武朗誦了《碧云寺深處的夢》,他原本不了解曹誰,通過藍鳥才知道,“曹誰是國際認可的詩人,他提倡的大詩主義得到漢語以外所有大語種的認同,得到國際詩壇的共鳴。他的大詩主義,從各個方面融合,讓國際詩人產生共振,就像《圣經》中所說的人類的共同家園。他的詩大象無形,我小時候最喜歡去香山,所以就從《碧云寺深處的夢》開始閱讀。雖然我在讀后依然不知道他在講什么。現在通過前面諸位的解讀,慢慢悟出他所追求的大道。他的詩具有很強的畫面感,帶我們走進碧云寺深處,一階一階進入,把夢境與現實貫通,醒來后明白一切,明白了,誰是我,我是誰!” 浩瀚大海朗誦了《京城中軸線上仰望星空俯瞰大地》,認為“曹誰借這首詩告訴讀者曹誰是誰,這首詩體現了曹誰不懈努力的追求,五百年后通天塔一定會拔地而起。”
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會長黃宗之發言:“感謝邀請我參加曹誰詩歌研討會,還聆聽了曹伊之爭,在此之前并沒有太多了解,這次我對曹誰、伊沙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對大詩主義和口語詩有了系統的了解。過去對口語詩和口水詩不了解,今天我有了更深的了解,我發現所有流派都有好的作品,口語詩中也有不錯的作品??傊覀兌际且獜男〉母惺苋タ催@個大的世界,因為這是最接近于人的本性的,才會跟我們產生更多的共鳴。”
最后由雕龍詩社副社長、朗誦團團長喜芽兒發言:“特別感謝王玲老師,她最近在雕龍詩社會員中集中展示了曹誰的代表作,讓大家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詩人有更加深入的認識,今天兩個半小時的活動,可以感覺到王玲老師精妙用心的安排。曹誰的作品,今天大家都已經談了很多,他的風格和意象是非常宏大的,他的追求‘天人合一’‘融合古今’‘合璧東西’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他把西方史詩跟中國詩歌連接的嘗試,這種對東西方表達的借鑒、融合、兼容并蓄,在現在這個東西方交往的特殊時代,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剛才我也在思考一個話題,人類社會發展,他的推動力究竟是什么呢?文明的融合!這是今天的研討會對我最大的啟發。在大家的努力下,研討會獲得了圓滿成功?!?/font> 曹誰本人因為網絡原因無法參加研討會,不過通過錄制視頻發去賀辭,他在視頻中表示:我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國,向太平洋東岸洛杉磯的你們問候。感謝雕龍詩社本期主持人王玲女士組織“曹誰是誰”研討會,讓大家能夠了解我。曹誰是誰?這是一個很好的話題。許多人誤解我的筆名,我略微解釋我的筆名曹誰的來源,曹是中華三千年的家族姓氏,代表東方傳統;誰是希臘德爾菲神廟的題詞,代表西方文化,所以我的筆名是合璧東西的意思,也是我創作的畢生追求。王玲女士準備從“大詩主義”“曹伊之爭”“曹詩在選材和語言上的特點”等方面去探討我的詩歌,因為國內網絡原因我無法參加,在此通過視頻向你們發去祝賀和感謝。在全球化的時代,漢語文學陷入“內卷化”的危機,如何在這個危機中突出重圍,我在文壇倡導過三次文學運動,“大詩主義運動”“曹伊之爭”“劇小說運動”,這里主要談談“大詩主義”和“曹伊之爭”。我在2007年創作《大詩主義宣言》,倡導合一天人、融合古今、合璧東西的大詩主義,在詩壇有大批青年踐行者,在許多余主編的《筆尖的舞蹈——中國80后文學史》中稱為80后發起的“三大文學思潮之一”,我認為這是未來詩歌的方向。在2018-2020年,我發起了為期三年的“曹伊之爭”,在百年新詩到來之際,我所倡導的大詩主義流派和伊沙倡導的后口語詩流派,對中國新詩發展的前路進行了三年論戰。曹伊之爭可以說是那三年詩壇的第一熱點事件,期間我聽說美國的詩歌界也在關注,也歡迎大家對漢語詩壇的未來廣泛探討。 美國洛杉磯雕龍詩社由美國愛國華人詩人成立于2007年,是在加州政府正式注冊的非營利組織,是活躍在美國華文詩壇的知名文化社團。雕龍詩社希望通過對語言的雕琢,通過創作和朗誦中英文的詩歌,弘揚語言文化。現任社長為龔天茂,王玲為顧問,朗誦藝術團團長喜芽兒,在美國的華語文學界有廣泛的影響。本次曹誰研討會通過Zoom進行直播,進行了兩個半小時,研討會視頻通過YouTube和騰訊、百度、西瓜等中英文網絡媒體傳播,讓曹誰的作品為更多的人所理解,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完)
曹誰簡介: 曹誰,詩人、小說家、劇作家、翻譯家,北京師范大學文學碩士,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原名曹宏波,字亞歐,號通天塔主。曾參加魯迅文學院第14屆作家高研班、中國文聯第9屆編劇高研班、中國作協第10次作代會、第8次青創會。1983年生于山西榆社,2008年去職遠游,在西藏、新疆周游數月而返青海,開始職業寫作生涯,現居北京。2007年發起大詩主義運動,2017年倡導劇小說運動,2018年發起曹伊之爭。著有詩集《亞歐大陸地史詩》《通天塔之歌》《帝國之花》等十部,長篇小說《巴別塔尖》《昆侖秘史》(三部曲)《雪豹王子》等十部,文集《大詩學》《可可西里動物王國》《西藏新疆游歷記》等四部,翻譯《理想國的歌聲》《太陽中的黃金鳥》《伊斯坦布爾的腳步》等三部,電影劇本《昆侖決》《子彈上膛》《一個王朝的背影》、電視劇本《孔雀王》和舞臺劇本《雪豹王子》等百余部集。作品發表于《人民文學》《詩刊》《作家》等文學雜志,入選上百部權威選本。有多部長篇小說改編為影視劇、廣播劇、舞臺劇等。有作品翻譯為英、法、德、俄、日、韓、瑞典、希臘、印地、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阿拉伯等20余種文字,在國際詩壇有三十多位著名詩人寫作評論,被中國詩壇稱為“國際曹”,被印度杰出詩人拉蒂·薩克塞納稱為是“領導新世界的年輕一代”的代表詩人。曾獲首屆中國青年詩人獎、第5屆青海青年文學獎之“文學之星”、第4屆曹禺杯劇本獎、第8屆意大利羅馬當代國際詩歌藝術學院獎之阿波羅·狄奧尼索斯詩歌獎詩歌獎、第12屆俄羅斯金騎士獎、第5屆華語詩歌春晚2019年度華語十佳詩人等50多項省級以上文藝獎。曾參加第30屆麥德林國際詩歌節、第26屆哈瓦那國際詩歌節、第14屆印度Kritya國際詩歌節、第4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等多個國際詩歌節。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世界詩歌運動成員,《大詩刊》主編,《世界詩歌》副主編,《世界詩壇》副主編,《世界詩人》英文主編,《國際詩歌》英文主編,華語詩歌春晚副總導演,博鰲國際詩歌節常務副秘書長,絲綢之路國際詩歌節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