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詩壇快遞
發表于: 2021-11-30 21:44:0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本帖最后由 詩壇快遞 于 2021-11-30 22:10 編輯




封面人物
王宜濤



   又名一濤。山東滕州人,居住濟南,早年曾就讀于魯迅文學院。詩人、畫家、美術評論家,兼習篆刻、陶藝。文學及藝術作品在《青年文學》《詩潮》《綠風》《山花》《時代文學》《山東文學》《百家評論》《中國書畫》《讀天下》等全國各大報刊刊登。詩歌作品多次獲獎并入選多種年度選本,繪畫及陶藝作品多次入展國內外各種權威展覽。同時繪畫、篆刻及陶藝作品被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多家藝術機構和多名國際友人收藏。



王宜濤     眾生相系列      63cm×63cm      中國畫



王宜濤     眾生相系列      63cm×63cm      中國畫




王宜濤     眾生相系列      63cm×63cm      中國畫



王宜濤     山  水      直徑32cm      盤子(高溫釉)


王宜濤     人  物      直徑32cm      盤子(高溫釉)


王宜濤     人  物      直徑32cm      盤子(高溫釉)


王宜濤     人  物      直徑32cm      盤子(高溫釉)



王宜濤     人  物      直徑32cm      盤子(高溫釉)



樣報展示






              王宜濤先生的畫與詩
                                     吳投文

     在我見到的詩人和藝術家中,揚才露己、咄咄逼人者大有人在,此類人物宜遠避之。在我的印象里,宜濤兄的才氣卻不外露,他慣以為人低調,在熱鬧的場合,往往于邊緣處聆聽。我覺得這是一種藝術家的態度。藝術家聆聽世界,可以說是一種本職,亦是一種能力,在靜觀默察中貼近生活中被隱藏的最真實的那一部分。宜濤兄的作品,不論是書畫還是詩歌,都有一個獨特的視角,大概就與他的靜觀默察有關。盡管他的繪畫作品多用變形變異的方式表現生活與世界的真相,但卻忠實于藝術表達的內在真實,在生活的表與里,在藝術的虛與實之間,都有屬于他自己的獨到體悟。藝術來源于生活,但卻孕育于藝術家的內心,藝術家的表達方式不拘一格,恰恰是經過藝術家的心靈過濾的結果,是不能強求一致的。藝術家的獨創是其綜合能力的表現,但前提還是忠實于生活,忠實于自己的內心,然后才有可能抵達生活與世界的深微之處。在我看來,這正是宜濤兄的長處,是他在藝術表達上的敏銳之處。品鑒他的繪畫,往往有一種心靈上的震動,這種震動卻不是無來由的,而是從他的心靈里傳導過來的。這是一位藝術家真誠的體現。他的作品是從生活中來的,與生活毫無隔膜,盡管生活的真實樣態經過了他的處理,卻保留了生命體驗上的真實。一位藝術家不管在生活中如何樸拙,當他進入創作時,一方面要忠實于自己的內心,另一方面則要適當的掩飾,不能把自己完全等同于作品中的人物,否則就無法進入作品的超拔境界。實際上,這就是藝術創作中虛與實的處理,太虛則流于空幻,太實則流于呆滯,二者皆不可取。可喜的是,宜濤兄的作品達到了虛與實的有機融合,把二者調和在相生相成的張力中,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藝術個性。
    宜濤先生的眼界闊大,他不管是畫山水和花卉,還是畫貓咪和人物,都調和了自己內心的光彩,有一種飽滿的勁道,融入了自己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在他的筆下,山水不只是山水,花卉亦不只是花卉,而是畫出了人世的某種氣場,畫出了從容與自在,亦隱隱透出人世的波折。同樣地,在他的筆下,貓咪不只是貓咪,人物亦不只是人物,貓咪似乎有人的心腸,人物似乎亦有貓咪的靈異。說到底,雖然貓咪并未穿上人的外套,但它的在場卻是人世的某種隱喻,是人換了另外的一種方式“在活著”。我覺得,一位畫家畫人物,自己要“高出”他所畫的人物。這個“高出”不是俯瞰,不是平視,也不只是相互間的對照和對應,而是出自畫家自己的真心,要看到整個的“人”,要看到“人”的前后左右,要看到“人”的高低上下,要看到“人”的里里外外。就是說,要看到“人”的“全人”。宜濤先生畫人,就畫的是“人”的“全人”,他畫的不是一個人,不是一個人的某一個側面。把他畫的人歸攏來看,就是一個“人”的系列或者整體。因此,宜濤兄筆下的人似乎超出了某種類型,有了某種深層象征的意味。這就是一位畫家的眼界,從他的人物世界中帶出了觀察人生的某種特殊性,他筆下的人與獸也就獲得了某種對照的意義,他筆下的人與自然也就具有了某種相互補充的意味。
    宜濤先生早年寫詩,后來又繪畫,大概都是出自天性,因此,他的詩與畫都有一種天然厚道的氣息。厚道首先表現為真誠與真實,影響到詩與畫的技巧層面,就是不刻意、不濫情、不虛飾、不低俗。宜濤兄的詩有先鋒詩歌的味道,卻沒有走到極端的地步,始終不能忘懷于人世的滄桑,不虛蹈,不隔靴搔癢,而是有著真實的疼痛感;他的詩有大膽的變形與變異,卻沒有脫離真實的世界,在變形與變異中亦有不變,變與不變被處理在詩歌的內部結構上,就帶來了幽深和奇異的表達效果;他的詩亦有畫面感,卻不是刻意為之,大概來源于他作為畫家的直覺,畫面往往隱藏于一首詩的內在結構中,而不是浮在一首詩的表層。比如他的《哦,格雷戈爾——觀意大利話劇》,詩中似乎就隱藏著一幅畫。這是一幅視覺上的畫,亦是一幅聲音上畫,更是一幅詩人內心中浮現出來的畫。音與形突出了聽覺與視覺上的清晰,而又凝成了一幅畫,似乎攪合了詩人內心的情緒,表達了一種特別的生命體驗。如果說宜濤兄的畫中有一個獨屬于他的由線條和色彩構成的個人形象,他的詩則更多地呈現出了他特別的聲音。他的聲音不是柔和的,是在低咽中顯示了不無激烈的力度。把宜濤兄的詩與畫對照來看,一位藝術家的形象就有了更為豐富的側面。
   據聞宜濤先生乃書香門第,涉獵龐雜、讀書甚豐,他的工作室里幾乎全是書。我相信朋友介紹的可信性,他的詩與畫中的氣息就是一個證明。詩人也好,畫家也好,單憑才氣創作,斷不能長久,像泉出山間,泉不深則不能流遠,泉不清則無以自照和照人。我想,宜濤兄滿室書香,也就獲得了知人論世的鎮定,也獲得了寫詩與作畫的從容。于世人而言,詩與畫有亦可,無亦可,生活照樣可以“活轉”;于藝術家而言,詩與畫卻是一種生活方式,不是可有可無的問題,而是在詩與畫中活得更有意義的問題。音樂亦如此,亦是藝術底座中的基石,斷不可在藝術家的生涯中缺少。詩與畫與音樂,大概三位一體,構成了文明與文化的坐標,也奠定了人類生存的意義。無論人類的未來如何發展,藝術都是人類心靈中的圣殿,一位藝術家不是這一圣殿中的偶像,而是圣殿收容的驕子。談宜濤先生的詩與畫,我不禁想到這一些,想來他亦有同感吧。
2020年12月4日湘潭

吳投文,湖南省郴州人。詩人、詩歌評論家、文學博士,湖南科技大學中文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





2.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5)

2.jpg

15.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2)

15.jpg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1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guaigege
發表于: 2021-11-30 21:44:09 | 只看該作者

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詩人

詩人

主題:1306 | 回復:2421

每日好詩
|
每日詩訊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