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投文《百年新詩高端訪談》新書發布會綜述
WechatIMG5.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6-18 21:48 上傳
WechatIMG4.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6-18 21:50 上傳
WechatIMG6.jpg (0 Bytes, 下載次數: 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1-6-18 21:50 上傳
2021年6月14日,正值端午佳節,由湘潭市文學研究會、湘潭市雨湖區星耀藝術培訓學校主辦的“端午話詩·吳投文《百年新詩高端訪談》新書發布會”在湖南湘潭順利舉行。 湖北詩人謝克強、哨兵、新詩學者劉波、作家徐開南,山東詩人馬啟代,安徽詩人雪鷹、王唯,海南詩人韓慶成,省內長沙詩人羅鹿鳴、謝午恒、李不嫁、陳惠芳,新詩學者易彬,株洲詩人徐蓓、秦華、田瑛、評論家陳文潭,寧鄉音樂詩人幽林石子,衡陽青年詩人黃成玉,湘潭本土詩人鄒聯安、楚子、吳投文、曹青、田園、劉赤虹、曉文、走召、彭萬里、凌小妃、包塵、楊衛、崔修彬等三十余位省內外詩人、評論家與文學雜志編輯參加了發布會,并對吳投文新書《百年新詩高端訪談》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吳投文現為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新文學學會理事、湖南省文學評論學會副會長、湖南省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南省作家協會理事、湖南省作家協會教師作家分會副主席、湘潭市文學研究會副主席等。吳投文主要從事中國新詩研究,已發表論文與評論15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沈從文的生命詩學》《百年新詩經典解讀》《百年新詩高端訪談》等,出版詩集《土地的家譜》《看不見雪的陰影》等,在海內外報刊發表詩歌數百首,作品被選入上百個重要詩歌選本。獲《長江叢刊》2016年度文學獎、《芳草》第六屆漢語文學女評委獎(2018年)、《寫作》雜志首屆優秀論文獎(2020年)、意大利“第27屆‘烏賊骨’詩歌獎”(2021年)。新近由團結出版社出版的《百年新詩高端訪談》集結了吳投文對于堅、歐陽江河、王家新、西川、翟永明、張曙光、楊克、梁小斌、林莽、王小妮、謝冕、唐曉渡、孫文波、伊沙、李少君、馬啟代等二十位中國當代詩壇重要詩人與批評家的訪談,被認為是“一部生動鮮活的當代詩歌史”,對新詩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也對詩歌創作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活動開始,湘潭市文學研究會《風雅》雜志執行主編鄒聯安為本次活動致歡迎詞。鄒聯安說,“吳投文教授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大學教師,也是一位有影響的詩人和文學評論家,他在為學生授業解惑之余潛心詩歌創作,深入學術研究,創作了豐富的詩歌作品,獲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他的《百年新詩高端訪談》一書是詩人與詩人心靈的對話,是詩人與文學評論家思想碰撞的火花,是美與審美的真實顯露。”他認為,吳投文的新書《百年新詩高端訪談》具有探索中國新詩發展歷史的學術意義,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學術研究的前瞻意識。 湖南省詩歌學會執行會長、秘書長羅鹿鳴在致辭中高度概括了《百年新詩高端訪談》的兩大特點。其一是時間源流之長,雖然書中所選取的訪談對象都是當代健在的一線詩人,但是通過這些一線詩人談到了中國兩三千年的文墨,從《詩經》《楚辭》等中國詩歌的源頭一直談到了我們當下的詩歌。其二是空間跨度之大,書中不僅談到了中國的唐詩、宋詞、舊體詩、白話詩、新詩,還談到了歐洲、西方的詩歌,并且對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地域詩歌皆有所涉及。羅鹿鳴說:“《百年新詩高端訪談》的內容極其豐富,其中包括對百年新詩發展歷程的梳理,受訪者的成長經歷與詩歌創作經歷以及社會整體對詩歌的認識,甚至涵蓋了詩人能否代表良心、公共知識分子身份等高難度詩歌命題以及胡適詩歌的歷史價值、新月詩派、朦朧詩、盤峰詩會、民間詩歌、知識分子寫作等百年新詩的重要事件與熱點詩歌命題。此外,該書還從詩歌內容、詩歌活動、受眾群體等方面對中西詩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比較,所以該書既擁有高品質內容,又具有國際視野。” 詩人哨兵是《百年新詩高端訪談》一書的策劃人,他和詩人馬啟代一起為新書揭幕。在隨后的學術研討環節,哨兵真誠講述了《百年新詩高端訪談》曲折的成書歷程,同時,他對“高端”一詞作出了詳細的解釋與明確的定位,他認為“高端”的含義是多層次的,既體現在藝術特征、創作特征上,也表現在跨文化性、日常性以及古典性、精神性等特征中。他說:“高端詩人首先應當在某個詩歌流派或詩歌潮流中起到風向標的作用。其次,高端詩人的創作特征需要具備豐沛的現代性,具體包括:寫作的跨文化性,即可翻譯性;足夠的日常性,而非書齋寫作;能夠提供嶄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詩人創作的精神旨趣必須具備足夠的古典性四個方面。”他認為,吳投文圍繞詩人創作、詩歌藝術特征來與詩人進行面對面訪談,更是一種心與心、靈與靈的對話。書中所呈現的思辨性是毋庸置疑的,其所采用的“對話”形式是日常化的表現。哨兵多次和吳投文一起與受訪詩人面對面交流,他說,“吳投文先生是在行走中創作的詩評家,他在訪談的路途中邊行走邊思考。” “長河文叢”主編,也是本書受訪詩人之一的馬啟代評論說,“‘對話’是這個時代表達與呈現自己的良好方式,它推動了思想的碰撞與深化,吳投文的新書《百年新詩高端訪談》與其舊著《百年新詩經典解讀》相照應,在某種程度上完整呈現了一個學者、詩人與評論家的內在精神、學術視野以及對百年新詩文本和理論的思考。這兩本書應該是兩面一體的。”他認為,《百年新詩高端訪談》既涉及到了詩歌創作、詩學與美學的多維度指向,也匯集了吳投文自己的詩學認知與學術思考,《百年新詩高端訪談》具有學術性與探索的精神。他說,“吳投文先生在書中表達了他關于詩歌文本與詩歌理論的思考。”吳投文在文本閱讀與理論研究的結合中,將詩歌創作、詩學理論及新詩歷史的發展融會貫通,保證了該書的學術性。 詩人、《中國詩歌》執行主編謝克強認為,《百年新詩高端訪談》是一部兼具學術性與思辨性的著作,對百年新詩研究具有啟示意義。他說,當下詩歌研究的思想大于藝術,從而忽視了詩歌藝術的核心元素:隱喻與象征。《百年新詩高端訪談》的重要性在于對當今第二個百年詩歌的啟示意義。詩人謝午恒幽默地以“高富帥”總結了該書的特點,即:高端、豐富、匠心。他特別指出,“吳投文先生所設的訪談問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是結合受訪詩人的個性特征而定的。” 詩人、中國詩歌流派網總編輯韓慶成與80后先鋒詩人走召則表示,應多關注一些從民間、網絡崛起的隱態寫作詩人,從隱態寫作到顯態寫作往往預示著詩歌主流的走向。韓慶成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部分網絡詩歌與民間詩人或許也值得被挖掘。”他表示,吳投文作為學院派詩評家,其批評具有專業性與嚴謹性,《百年新詩高端訪談》是吳投文以扎實的工作態度而采訪、整理出來的研究成果,具有可讀性。《長淮詩叢》主編雪鷹認為,吳投文在《百年新詩高端訪談》一書中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打破了流派的限制,堅持自我思想上的獨立,體現了包容性。 湘潭詩人、小說家楚子在發言中說,“投文兄是一個做事認真、為人誠懇,做學問嚴謹的學者型詩人。他處事也很低調,從不故作高深,也不表達過激的觀點。我覺得,這就是投文兄對學者型詩人的詮釋。”湘潭詩人、湘潭大學客座教授田園在發言中談到了他對“高端”的理解,認為這顯露了“學院派”和“民間派”的紛爭。他說,“在看了《百年新詩高端訪談》之后,我有一個感受,吳投文的思想深沉,訪談深邃。有人說,吳投文教授是一個憂郁的詩人,實則不然。他的詩我讀過很多,從三十多歲一直到現在,我尤其喜歡他目前的詩。我簡單地說一下我對吳投文老師詩歌的評價,覺得他是一個現實主義的詩人。說他是一個憂郁的詩人,我持不贊成意見。”詩人、湘潭市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劉赤虹說,“我記得投文老師說過,‘熱愛詩歌是高尚的’,這是他的詩歌情懷的顯露。投文老師將學院派和當代民間寫作結合起來,納入自己的訪談視野,可以進一步帶動詩歌文化走向大眾。” 80后先鋒詩人走召認為,第一,在高端訪談的視野問題上,對于“顯態寫作”和“隱態寫作”有顯著的偏向性。此書訪談的對象主要是顯態寫作的,沒有涉及到對于隱態寫作的關注,多方面視角的關注有其不足。第二,這本書是否有續集,希望如果有續集的話,能夠多關注隱態寫作的詩人。實際上,在詩歌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往往是從隱態向顯態發展的。例如北島等詩人,都是從地下寫作浮出水面的。對于‘隱態寫作’的關注,能夠使我們更加具有預見性。第三,我非常贊同投文老師的獨立性,以及在寫作上對于非地域性、非感情性的堅守。希望投文老師能夠堅持這種獨立的精神,遵從理性、遵從內心,這樣發出的聲音可能不會面面俱到,卻飽含著清醒的回響。”詩人、湘潭市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劉赤虹說:“我記得投文老師說過,‘熱愛詩歌是高尚的’,我們能夠參加這個新書發布會,是很幸運的。投文老師將學院派和當代民間寫作結合起來,納入自己的訪談視野,可以進一步帶動詩歌文化走向大眾。” 吳投文在發言中對此次活動的主辦方以及參會的各位詩人、學者表示了衷心的感謝,“詩歌是維系詩人的精神紐帶,各位朋友因詩歌相識、因詩歌相聚,非常感謝各位在端午佳節來此相聚。”他特別提到了《百年新詩高端訪談》的緣起,是受詩人哨兵的邀請在《芳草》做的一個系列詩人訪談,2015——2018年在該刊連載,隨后被鳳凰網的“讀書”欄目轉發。吳投文表示,當前書中所存在的問題會在自己以后的詩歌研究中起到一種警醒的作用。該書在某些方面涉及了他對百年新詩相關問題的思考,他說:“詩歌研究需要面對復雜的詩歌現象與艱深晦澀的詩歌文本閱讀,我嘗試進入受訪詩人的文本內部,同時也嘗試將如何看待百年新詩的成就以及如何評價百年新詩等學界所聚焦的問題帶入訪談之中。” 詩人、評論家劉波教授劉波主持了學術討論,他的主持風格幽默風趣、親切隨和。他指出,《百年新詩高端訪談》是某種意義上的“口述史”,它集中呈現了朦朧詩、“第三代”詩歌、“中間代”詩人這三個“代際”實力詩人的面貌。這是該書的史料意義,該書可以說是“中國當代詩歌生動鮮活的史料”。吳投文以一個詩人、研究者與評論家的身份與受訪者進行對話,更傾向于一種學術訪談,體現了該書的詩學意義。他還提到,以“對話”的方式進行學術訪談是非常有必要的,吳投文所采訪、整理而成的詩歌“口述史”具有一定的詩學意義。 會議最后由中南大學文學院易彬教授作總結發言,他肯定了該書的史料價值和學術意義,同時尖銳地指出了訪談這一學術形式中難以避免的受訪者“自我戲劇化”問題。易彬還表示了對 《百年新詩高端訪談》續集或再版的期待。他認為,該書應適當加強詩人之間對于同一詩學觀念的話語交鋒,其學術視野的歷史化也可更進一步強化。此外,李不嫁、陳惠芳、徐蓓、秦華、陳文潭、黃成玉、幽林石子等詩人都對吳投文在詩歌批評中堅持獨立的精神表示了贊揚與肯定,并對《百年新詩高端訪談》一書作出了精彩的評點。大家對《百年新詩高端訪談》的出版意義和價值,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對此書的訪談形式和獨到的學術眼光,給予了一致的好評,認為《百年新詩高端訪談》呈現了一個時期的中國詩壇動態和新詩觀念的演變,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對詩歌創作的指導價值。它也呈現了百年新詩的發展歷程,也彰顯了中國新詩的百年輝煌。該書回望百年新詩,既是一份答卷,也是一份寄語。同時,與會詩人對該書的封面設計、內容編排和書籍制作帶來的審美享受給以了充分的贊許。會場氣氛愉悅,笑聲朗朗,充滿了節日的氛圍。 (楊靖雯、李潔、熊杜鵑 撰稿) 2021年6月16日
《百年新詩高端訪談》目錄: 1、詩是少數優秀人的事情——詩人張曙光訪談 2、詩要向這個世界敞開——詩人于堅訪談 3、守護一個詩人的語言良知——詩人楊克訪談 4、當一種偉大的荒涼展現在我們面前——詩人王家新訪談 5、我一生愛河——詩人馬新朝訪談 6、我當用心感知和度化——詩人大解訪談 7、詩歌給了我一事無成的歡樂——詩人湯養宗訪談 8、寫作特別像擦拭銀器的過程——詩人李琦訪談 9、我的身軀只是詩歌一行——詩人梁小斌訪談 10、知天命否?——詩人伊沙訪談 11、我尋求那些寂靜中的火焰——詩人林莽訪談 12、我并不期待謀求更多的對話者——詩人王小妮訪談 13、我正在進行的寫作帶有開放性——詩人歐陽江河訪談 14、新詩一百年的成就是偉大的——批評家謝冕訪談 15、滄桑轉眼成桑麻——批評家唐曉渡訪談 16、中國是當代世界詩歌寫作最活躍的地區之一——詩人西川訪談 17、我希望不斷地嘗試新的東西——詩人翟永明訪談 18、選擇寫詩,其實是選擇了驕傲——詩人孫文波訪談 19、自然是中國文化的最高價值——詩人李少君訪談 20、寫作就是對良知的不斷提醒和拷問——詩人馬啟代訪談 (以訪談時間先后為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