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趙旗1 于 2018-9-21 19:03 編輯
首屆“67度詩歌獎“獲得者林榮的詩及隨筆
微信圖片_20180921185819.jpg (15.51 KB, 下載次數: 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9-21 19:00 上傳
林榮: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河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現代禪詩研究會會員。首屆“67度詩歌獎”獲得者。
林榮授獎詞
林榮很早就已經是一個有個人音調的詩人。音調既是一種寶貴的創作自覺,也是詩人有特別話要說的明證。何謂特別?詩人想尋覓的從來不是庸常和瑣碎的漂浮物,所以才有詩為證。
比如,林榮筆下穿過陰影的光是慈父式的,這光微妙地改變著人們的黯淡想法、拯救著人們內心的崩塌;穿過廟堂的這陣風和那陣風也是不同的,有的風偏要去逗弄幾下鐘錘,有的則看起來純屬路過,這首捕風捉影的詩,通過對風的不同表現,把匆匆流逝的風固化為詩,畢現了詩人的細膩心思和才藝。再比如,雪本來是靜靜下的,卻偏偏要去敲做夢者的門,做夢者并沒有醒,卻聽到了雪的敲門聲。一夜好夢醒來的心自然也是靜的,但心思卻掛牽起了尼姑庵的小尼姑。詩中以靜入動,又以動破靜,動靜交互煉合,詩境化脫而成!
林榮的很多詩皆源于一個超然的角度,極少帶入自我情緒,正如詩《零度明月》中所表達的,常居于一種不融不動、不熱不冷的狀態,就算有筆下的“我”參與其中,也始終自內向外睜著一雙冷靜的眼。何謂零度?零度是一種臨界態,融合態,收斂態,同時也是充滿可能的沉潛態,當作者把枕頭與枕頭間的間隙稱為“懸崖”,我不但驚訝于作者的索詞造像之精準,更重要的,它展現了林榮的零度抒寫風格對復雜而幽微的情態的駕馭力——用不動聲色的筆觸去描摹一種在生活深處暗涌的驚心動魄!零度不是沒有溫度,更不是沒有態度,而是一種如月光遍灑塵間的悲憫情懷,所以當林榮在詩中寫下光如慈父,這樣的詩句本身就是閃光的。
祝賀衡水湖畔的林榮獲得了衡水湖畔的這個詩歌獎,相信它對你有意義,不論是此刻,還是明天。
林榮的詩及隨筆
◆穿透陰影的光是慈父式的
穿透陰影的光是慈父式的 太陽恰到好處地握著他們的手: 吵嚷的人噤聲 拾荒者露出笑容 加塞的男人低下了頭 初犯的行竊者背過身摘下帽子和墨鏡 那個打算隱身寺廟的人 折轉過身來
晨曦中,有朵蓮悄悄地開了 去湖邊看蓮的人,觸碰到太陽恰到好處的手
◆敲響鐘聲的風
廟堂安靜 突然傳來鐘聲
原來,是風在做風的事情
風穿堂而過 漸漸消失的鐘聲留不住風
后來,又有風來 又有風來,卻不是先前能敲響鐘聲的風
◆日常危機
枕頭和枕頭間的 懸崖
御寒的棉被緊繃成一根 脆弱的
線 抻拽著兩顆孤獨的星子 游走在冷峭的崖壁
天,怎么還不亮啊
◆一條帶有老虎圖案的圍巾陪伴她整個冬季
紅酒 火焰 王的坐騎 虎低低的嘯聲深入到涌動的月光里
她其實一直都隱身在老虎的額頭 如果他奔跑 她也會 血液奔流,她知道她一直都愛著這只金黃的老虎 愛著他帝國的霸氣
夜色降臨 月光睡在虎的胸膛,生出一個綢緞般的詞…… 帝國的版圖,她拿得起 卻放不下
◆雪,半夜來敲門
無聲地敲 我確信聽到了雪的聲響,但并沒有 從睡夢里掙脫出來
晨起,我推開門 一種蝕骨的、炫目的、安寧的 白—— 一種讓我從夢里醒轉過來的 白——
雪,現在是尼姑庵里削發的小尼 名叫靜慈,或者慧安,也可能叫一個我想象不出來的名字
◆反思
一段關于日暮的記憶: 遠去的 若隱若現的星辰,幾本附有黑白照片的書籍 幾個抑郁癥患者寫下的詩 流淌的長河,小水珠還在堅持了又堅持 “崛起”——“震撼”—— 多米諾骨牌。炫目水晶體。木質幻彩地球儀 護身符。糧食 三棱鏡的數目有些離奇
陰沉沉的黃昏寫下一個詞: 反思
◆她放她出來
她撫弄著一枚蓮蓬 她一點點地,剝開它
她從一個綠色的小房間里,剝出一個沒有完全發育的少女
她放她出來 放出從前的自己
◆百合花開
——瑪利亞的百合花 ——梵蒂岡的百合花
在這個氣溫反常的春末,女媧的百合花開了 女媧的百合花,微微寒涼
◆渡口
一側是浩渺的水面 通向遠方,白茫茫的蘆葦蕩 一側是陸路,通向非科幻的人機大戰 金字塔式的階層、薪金,通向不知所蹤的故鄉 水陸轉換,它受命 成為一條或者幾條路的起點
某一天 它又受命于硝煙、戰事——血色的廢棄 它真正的使命 才剛剛開始
隨筆9則
1、詩人在一首詩逐漸成形的過程中,享受到的不只是思維和想象力整合過程中帶來的愉悅或折磨,事實上更是一種精神活力的補給和天賜。打個比方,當你不知道何故而頭疼欲裂的時候,你無奈地求助于神力的相助,幸運的是:那看不見、摸不到的神明果然道出了你的病因,神奇地解除了你的頭痛癥。
2、詩人常用挑釁的、不被馴服的目光看待這個世界,也常常用溫順的目光看待這個世界,無論是哪種目光,詩人都需要借助詩歌的舌頭來發出聲音,這或低沉或尖銳的聲音召喚最柔軟的人性,也召喚強硬的秩序感。
3、隱晦不明或者明朗通透都可能成為一個詩人的詩歌色調,你要允許他哭,也要允許他笑。不是他一定要哭或者笑,很多時候他是不得不哭,又忍不住發笑,因為被粉碎的現實真的令他啼笑皆非。
4、詩人的身上很有可能纏繞著漏電的電線,他有極強的耐電能力,而作為讀者的你要及早做好觸電的準備。當你和他的電路接通的那一瞬間,你要站穩,要盡力地穩住心跳……
5、詩人開始寫詩,發電機開始發動……詩人在寫詩。一項浩大而隱秘的爆破工程在進行……
6、詩人往往可以通過自己的文字成就一種悖論:比如,他的慌亂是那么從容。比如,他的安靜是那么躁動。比如他的飄忽又是那么堅定。還有一種情況是一個詩人必須面對的:為了純凈他不得不深入到那么骯臟的事物中……
7、詩是對于現實世界和既定秩序的類童話般的反抗。詩人美好的愿望在這一對抗中表達出來,并打通了靈與物之間的界限,于是一條魚被蠶食后,它的刺長成了一棵綠意盎然的小樹。
8、在復雜社會的流水席旁,太多的人在爭取著一雙筷子的權利,喧嘩一片……有個人靜靜地待在遠離喧嘩的地方,在溪畔,在榕樹下,在意念中的“南山”,他偶爾抬頭向人群看看,吞下一口空氣,淡淡地笑,不出聲地笑……人群中有人朝他喊:過來吧,詩人——他還是淡淡地一笑,或者根本就沒有聽見。
9、他有從現實中脫身的能力,對他而言,這是必須的。否則,他就會一點點地屈服于內心的小惡,屈服于物欲的小饋贈,屈服于愈來愈渾濁的思考,而漸漸地自毀于燈紅酒綠之中。他的名字叫: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