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代慶香 于 2020-4-13 19:45 編輯
劉雨秋的詩和遠方 ----讀劉雨秋的組詩《一路向西》
浪漫派詩人諾瓦利斯說:“哲學原就是懷著鄉愁的沖動到處去尋找家園。”其實文學更是如此,特別是一些詩人總覺得自己心中的那個家園就是詩和遠方,于是就義無反顧地去尋找家園,然后構筑詩和遠方的理想王國,再鑄愛和生命的精神高地。
劉雨秋就是這樣一個浩蕩、曠宏、博深的浪漫詩人。他的組詩《一路向西》,就是他不愿茍且,遵照自己的內心,而在奔向詩和遠方的路上踏破風雨和泥淖、承載沉思與孤獨、沐浴朝霞與夕暉,給自己的生命潛入的一種芬芳和詩意,為大西北唱出的一種滄桑和大美。他的這次西行,不只是一時的鄉愁沖動,而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詩歌夢幻和遠方情結。“蠢動了無數個春秋,壓抑了很久的漂泊情結,今天得以如黃河泛濫般宣泄。”(《一路向西》)正是這種生生不息的漂泊意識和熠熠生輝的西北情懷,才使他“拋棄一切紅塵的思維,放下心里的一切得失,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將心靈又一次放飛。一路向西,一路向西。”(《一路向西》)因為“神秘的大西北,才是我心靈的歸宿之地。”(《一路向西》)
提起大西北,人們往往喜歡和遼闊、荒涼以至貧窮和苦難聯系在一起。當然也有一些矢志不渝的摯戀者和鐘情者,特別是那些想詩意地棲居大西北的詩人。劉雨秋就是其中之一,但他的起始地離大西北要遙遠多了。于是他在一路向西的路上,必須有足夠的思想和文字準備,為內心為所愛為正義,為每一個令他心動和心痛的遺址和景點留下他的詩,才可以奔向遠方。他從貴州出發,在一路向西的路上,路過的第一個景點是汶川地震遺址。汶川,一個舉世聞名的地名,一條離我們那么近又那么遠的生死線。“那么近,從2008年5月12日,心里就一直縈繞,一直纏綿。那么遠,貴州到汶川,千山萬水,關山重重。”(《汶川懷想》)但他還是來了,盡管是路過,盡管遲了十年,而“今日的汶川、映秀,一片有條不紊,一片生機盎然。”(《汶川懷想》)讓他欣慰,讓他衷心地祝福:“多么希望那只是個噩夢,時光倒流、定格,一片片廢墟幻影般恢復,一個個鮮活的身影從廢墟中爬出、站起,微笑著回到自己幸福的家園——永遠也不經過2008年5月12日,這條生死之線。”(《汶川懷想》)
通往大西北的路上,有無比豐富的文化遺存,單單那些諸如武則天和唐太宗“寢宮”乾陵、世界幾大奇跡之一的兵馬俑和世界級藝術博物館敦煌莫高窟千佛洞等等數不清的遺址和景點,我們一輩子也游不完。即使“詩仙、詩神”在世,也不會以一己之力將詩云覆蓋整個大西北。而有感而發、為愛而詩,才是一個西行詩人與西北文化的最佳對接。劉雨秋來到了松潘古城,這是一座歷史上有名的邊陲重鎮。望著這個“扼岷嶺、控江源、左鄰河隴、右達康藏”,“屏蔽天府、鎖陰陲”的川西門戶古城,他被深深的震撼和感動了。那“一段古城墻聳立在大山之間,大唐松州,茶馬互市的遺跡,標注著這曾經是大唐的邊塞。”那“飛馬揚刀的時代已經過去,古城邊塞也成為歷史。血液里流淌的英雄情結,卻永遠也不會消失。”于是“是夜,枕著號角,聽著城樓上悅耳的風鈴。我夢見自己,披堅執銳,親手點燃了松潘烽火臺上的狼煙。面對城下的強敵,熱血沸騰,微微一笑,殲敵彈指之間。”(《松潘古城的狼煙》)“人生的宇宙其實是在原野里。如果哪個人準確、深遠地看到了這宇宙,并且被這宇宙生動地感知,他是值得的。”(林染)劉雨秋的心靈家園在大西北,當他在一路向西的路上看到若爾蓋草原時,他突然想起林然的這段話,不由的欣喜若狂。若爾蓋草原,不就是他日思夜想的人生宇宙嗎?于是他抖落全部牽掛,像一個心智清醒而高遠的詩人,把一腔熱愛傾注若爾蓋草原。“我不寫若爾蓋,天下草原皆是如此純凈、宏大,我不說城市,天下城市皆是如此擁擠、喧嘩。一個個來自城市、向往草原的人,就只為感受藍天白云的純凈,天地合一的寬廣,從草原帶走祥和和寧靜,扔下紅塵中總也舍不下的一世芳華。”(《若爾蓋草原》)
對大西北的依戀和追尋,使劉雨秋有機會在一路向西的路上演繹自己的詩和遠方。西行路上的每一座山每一條河,都是他在創作時所依托的背景,都是他藝術之河的源泉。作為詩人,他對自然界,特別對西部的感知是深切的。他來到黃河九曲第一灣時恰逢日落時分,當夕陽一點點變紅朝山邊落下去時,整個河谷籠罩在了一片金黃之中。黃河岸邊碧草青青,野花遍地,他躺在花草叢中用心聆聽著母親河的滔滔水聲,仿佛看見黃河之水猶如仙女的飄帶自天邊緩緩飄來,在四川邊上輕輕撫了一下又轉身飄回青海,在大西北的土地留下了“生命輪回”、“日月輪回” 的九曲黃河第一灣。是的,“不到西北,不知道人的渺小。不看到黃河第一灣,就不懂什么叫不屈不撓。黃河還在,白云還在,只是沒有了羌笛的悠揚,守邊戍土的英靈也沿著黃河之水,回歸故鄉。多少屈辱,多少悲壯。古老的黃河見證著:一個個輝煌,一段段悲傷。不想再聽到《黃河大合唱》:一個民族忍無可忍的怒吼。不屈的黃河,請你永遠撐起整個中華民族的脊梁。”(《黃河九曲第一灣》)
浪跡大西北是劉雨秋迫不及待的行程,仿佛有一種神秘的暗示在提醒著他,使他有一種預感,不趕快出發,西行路上自己特別心儀的景點就會消失。
編輯:代慶香 審核:南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