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20-6-16 18:15
正文摘要: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20-6-22 09:35 編輯 作者簡介:彭林家, 哲學家,著名評論家,聾龍天生,畢業于東北師大中文系。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 ... |
極速飛艇 相傳明朝鄭和率船隊三下南洋,出海時間太長,船員們思鄉心切,鄉愁濃郁,歸心似箭。一天鄭和在岸上發現一種奇異果子,就帶回與大伙一起品嘗,許多船員吃后對這種水果稱贊不已,思鄉的念頭竟一時淡化了。有人問鄭和,這種果子叫什么名字,他隨口答到:“流連”,取對祖國大陸“流連忘返”之意,寄托思鄉之情。榴蓮與流連同音,后來人們就將它稱為“榴蓮”。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它原產在馬來西亞,大城王朝時代傳入泰國。馬來語稱榴蓮為“徒良”,泰語一直保留這樣叫法,中文譯為“榴蓮”。另一種說法是它從緬甸的他懷,瑪立和達瑙詩等地引進來的。其一是公元一七八七年暹羅軍進攻緬甸時,意圖奪取他懷,但無法攻克。在圍城期間。由于運輸困難,軍中糧草缺乏,將官只好命令士兵四處尋找野果充饑,士兵在林中找到一種碩大而有刺的果實榴蓮。當他們設法剖開嘗試之后,出乎意料的香甜可口。后來回師曼谷時,官兵中不少人把榴蓮果核隨身帶回,在自己房屋周圍種植。據說,以前在曼谷地區,曾到過緬甸的官兵后代庭院中,多生長有一百年至一百五十年的榴蓮樹,由于1871年和1942年先后發生兩次大水災,這些榴蓮樹死亡殆盡。 |
學習。欣賞。 |
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