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20-1-18 10:45
正文摘要: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20-1-21 14:42 編輯 作者簡介:彭林家, 哲學家,著名評論家,聾龍天生,黨員。靜居霧凇的一方靈空,六十年代中期出世于贛東北仙人洞,畢業于東北師大中文系。中國散文 ... |
“由此觀讀的水鄉,沁入詩腸的精神蝶化,醉人帆外夕陽,至今地等你,還能不時想起白羽依,用吳越軟語的情詩,在中國新詩百年獲獎的朗誦會上;她,美美地倩影,輕盈地站在那里,就再也不舍得離開在北京蕩漾的烏鎮聯想。靜靜地,一任婉約的風韻,漫步著青磚的幽巷,三年心空落;抑或游弋著心池的荷葉,一心一意地編織水邊的生活,一字淚痕流;然后,拈花一笑,蘸著烏鎮的墨韻,飄逸剛性的柵欄視野,水光流轉,吟風飄香……?” 與其說我在臺上朗誦的倩影給彭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如說彭老師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和一支擅長抒寫美的妙筆。其實,他那灑脫的朗誦同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是,我寫不出他的神韻,他卻用這比詩更美的語言為我定格了朗誦的倩影,展示了原詩的意蘊,力透紙背又妙不可言…… |
此詩是我去了三次烏鎮,且發酵、醞釀了很久才動筆寫成,是我的嘔心瀝血之作。而彭老師這篇厚重又深刻的賞析,更是用心用情至極,不僅讓原詩更美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而且給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啟迪。 |
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