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fā)布時間: 2019-4-4 17:21
正文摘要:本帖最后由 彭林家 于 2019-4-6 09:54 編輯 作者簡介:彭林家, 聾龍?zhí)焐h員。靜居霧凇的一方靈空,出世于贛東北仙人洞,畢業(yè)于東北師大中文系。中國散文詩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詩歌在線吉林 ... |
如果開始是天災,那后來就只能是人禍嗎?犧牲在涼山的兄弟告訴我們一些什么呢?消防只靠肉身逆行嗎? |
涼山英雄祭 鄧壽康 勿須慷慨表情衷,烈焰真如血性紅。 但使安寧須取義,敢輕生死是英雄。 |
在圖中,一遍遍讀來,不得不說詩人:既生悲憫,又生佛。 |
在圖中,一便便讀來,不得不說詩人:既生悲憫,又生佛。 |
“詩意的清明雨啊,飄灑大唐,除了牧童牛羊,還有酒漿祭奠催淚的杏花。當雨水成了淚水,蹦跳的步伐瞬間被稱呼為英魂。”短短兩句話,把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化用的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這需要怎樣的功底才能達到? |
這是一個揪心的清明,流淚讀著這篇祭文,沉痛哀悼三十位勇士。“涼山烈火熊熊,木里濃煙滾滾”,沖進火海里青春鮮活的生命,“定格成了大山的脊梁”?。祭奠英雄亡靈,“山也含悲,水也嗚咽”,“倒下”了身軀,卻站起一座座偉岸的豐碑!作家為高尚的靈魂寫下嗚咽的墓志銘,英雄們感天動地的精神永垂不朽! |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不用化用岳飛的《滿江紅》,拿來一用,這種新意卻是挖心挖肺的“滿江紅”。當涼山黎族文化出現(xiàn)的時候,并不是多余,而是英雄不再是扮演兒子一種單獨的個體,而是有著裙帶關系的整理關系。清明、涼山的大愛意識與讀者產(chǎn)生了共鳴。 |
七律·祭奠涼山撲火消防戰(zhàn)士 文/易培賢 林海濃煙滾滾時,蒼天無語幕低垂。 一條軍令山川響,三十英雄魂魄離。 不懼獠牙攔大火,獨留蜀地裹焦尸。 音容怎叫親娘看,歲歲清明問子規(guī) 。 |
“不愿安眠的靈魂,……守護童話的森林,”在這個清明節(jié),狼外婆都流淚了,詩人豈能保持沉默,對于苦惱的呼求,是潛意識的悲憫猶如蜀山子規(guī)紅冰。 |
© 中詩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shù)支持: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