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频久久/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三区/午夜精品视频一区/久久爱www - 丝袜国产在线

立即注冊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快捷登錄

趙旗
發表于: 2018-11-2 12:22:0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正序瀏覽

本帖最后由 雋土 于 2018-11-2 19:34 編輯

我們前面的那些身影

             郁  蔥



    河北省作協召開第四次青創會,省作協的領導囑咐我代表老作家對大家說幾句話,我忽然意識到自己已經是老作家了,內心有些惶恐,那一瞬間感受到了幾分滄桑,但這是現實。看到面前大家年輕的面容的時候,我很羨慕你們所擁有的年齡、激情與活力,這些對于我都很淡了,你們現在擁有的都是我曾經的奢望,比如今天的青創會,幾屆青創會由于各種原因我都沒有能夠作為代表參加,這常常使我覺得在自己的經歷中有一些缺憾,這也是我羨慕大家的緣由。同時,當我面對年輕的朋友們的時候,我卻想起了另外一些人,想起比我更年長的那些人,想起了一些老人,一些真正的老作家,想起他們我就總在思考一個話題:河北作家,應該是一些什么樣的人?
         我首先想起了我們的詩歌泰斗,曾經長期擔任河北省文學界領導職務的田間先生。大家知道,以田間先生為代表的抗戰詩歌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峰,他是詩人,我覺得也稱得上是民族英雄,矮小的個子,但在我心中形象高大。有人問我:“在寫詩上,誰對你的影響最大?”我的回答首先就是田間,不僅僅是在藝術上,更是在做人上。我剛到省文聯是上世紀70年代,和田間先生是鄰居,都是單身,都在15平米的小平房里辦公和住宿。田間先生身上有一種獨有的詩人氣質,剛毅內斂,特立獨行,即使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樣的人文環境下,除了必須的會議和編務工作,他也把主要的時間用于寫作。田間先生是個純粹的文人,他不大懂得人情世故,是我見到的詩人中最具文人氣質的長者,很少見到他有詩歌之外的社會活動。跟他在一起那么長的時間,沒有見到過他有什么應酬,我甚至不記得他出去吃過一次飯,沒有。他把所有關注點和興奮點都放在了詩歌上,一直到晚年,他依然在非常專注地寫作。我曾經對一些詩友說過:“與大師交往,感覺不一樣,他們身上那種超出常人的狀態,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我的 性情和詩情。”執著、堅韌、干凈、深厚,這是我們河北作家的一個特質。

    我還想起了詩人張志民先生,我編《詩神》的時候,他擔任中國作協理事、《詩刊》主編,寫出了許多杰出的詩篇,像長詩《死不著》、短詩《人這個字》等等。他寫道:“聽書法家說:書道之深,著實莫測!/歷代的權貴們/為著裝點門面/都喜歡弄點文墨,附庸風雅,/他們花一輩子功夫/把‘功名利祿’幾個字/練得龍飛鳳舞,/而那個最簡單的‘人’字/卻大多是——/缺骨少肉,歪歪斜斜……”這是先生早年的作品,現在讀起來,依舊讓人感慨,我覺得這首詩與臧克家先生的《有的人》異曲同工。但讓我敬重他的,不是他的官銜,不是他的地位,甚至不是他的這些作品,而是因為生活中的一個細節。張志民先生一直到晚年都說自己是河北宛平人,我向他約稿時,他在電話中總是重復:“一定要記著,我的簡介不要改動,我是河北宛平人。”而宛平大家知道就是盧溝橋,早已經劃歸了北京豐臺。說這些,好像跟詩、跟文學無關,我也并不是有很深的地域觀念,我想說的是,張志民先生尊重自己固有的血脈,并且以這塊土地和這里的人為驕傲,這是一種骨子里的杰出品質,這是我們河北作家的另一個特質。




    我要跟大家談到的另一位作家,是93歲的徐光耀先生。他早年經歷了戰爭,經受了精神和肉體的折磨與痛楚,但他的內心一直無比的堅韌和剛硬,嫉惡如仇,涇渭分明。2006年11月,在全國第七次作代會上,我陪他散步,談到寫作的時候,老人一邊走一邊對我說:“郁蔥,遇到使自己心動的東西,格外用一些心,格外用一些情,格外用一些筆墨。”這么多年,這句話我一直記著,后來他在幾個場合也說過這句話。建議大家有時間,讀一讀徐老的文章,在那些文字里你會懂得什么是大家,什么是大家風范。那些博學多識的長者,都有著近乎虔誠的謙恭和內斂,那是骨子里的自信,不炫耀,不張狂,不急不躁,有很節制的溫和。這是有底蘊的心性,是定力,是境界,所以才有大作品。徐老74歲寫出了《昨夜西風凋碧樹》并獲得了“魯迅文學獎”。今年初夏的時候,我去看望徐老,老人敏銳智慧,對世間萬象有著極富穿透力的洞察和徹悟,他靜靜地坐在那里,宛如洪鐘,一個典型的文人形象。大家一定注意到,我反復提到“文人”這兩個字,是由于我覺得,現在的我們身邊充斥著世俗氣、市儈氣、江湖氣,而缺少的,恰恰是田間、徐光耀等前輩身上的這種文人氣、超然氣、詩人氣!聽我講述了一番近來寫作的心態之后,徐老對我說:“那些世俗的功利,對于你都無所謂了,不要急,不怕時間長,用幾年十幾年的時間,寫出一些能壓得住心的作品。”

  “能壓得住心”,這幾個字,就成為我以后寫作的基本尺度,希望也能成為在座的青年作家們的寫作尺度。

    我剛才記起了跟一些老作家老詩人的交往經歷,想到了他們的風范,想到他們那一代人的風范。我性格的形成跟他們那一代人有直接的關系:他們都有著很豐厚的戰爭與和平時期的經歷,都吃了很多的苦;他們的文學成就都很大,尤其是他們的創作成就和學術造詣;他們的性格都堅韌、直率、純真,有著可信的人格魅力;他們都對自己很苛刻,寫作上、生活上對自己約束很嚴格;他們內心都很善良、寬容,有氣度,有著近乎相同的精神氣場,內蘊厚重。文學創作是我們認定的一個充盈著我們終生的事業。

     還有我們經常談的一個詞——經典。什么樣的作品是經典?除了我們平時所熟知的那些標準之外,一個最重要的也是最難以企及的標準,就是使自己的作品影響了某一個地域的人文風范,成為那里的一種文學精神,成為一種文化品質、文化符號和歷史積淀,成為一代人的生存史、心靈史、思想史。有的時候讀經典,就覺得我們的前輩感知的世界,與世界本身是那么吻合,甚至覺得他們可以替代我們的眼睛,我們的主觀和客觀,在他們的筆下都有了。大師們設置的尺度的確太高了,是接近極致的表達。這個標準幾乎是文學的終極尺度,我也知道這個尺度我終生不可企及,但我堅定地確信,你們中的一些人,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成為與這個尺度最為接近的作家和詩人。期待著我們的年輕作家們互相熱愛,互相欣賞,互相提醒,互相認同,攙扶著走路,就都能走好。我曾經對我的詩友們說:真正的好作家好詩人都會相親相愛,真正的好作家好詩人,都是內心開闊、心溢良善的好人。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龍源期刊網對我作的詩歌訪談,題目是:“詩歌:選擇愛、良善、智慧和正義”,應該說,這句話中蘊含著我的文學理想——直視理性,想像力,理想主義,對我們所處的世界和人的友善,情感、精神的勇氣,一切生物的、物質的、精神的美……這些是我一直認為文學創作具有神圣感的緣由。這么多年,有許多東西在我的心中是存在于文字之上的,比如生命本身,比如生活本身,比如塵世間那些美好的情感。我一直認為,如果我們每位作家和詩人都把自己內在的精神力量、內涵和深度表達到極致,如果我們有能力展示我們的個性、境界、品位和尊嚴,使我們的文字具有持續的生命力與恒久感,我們便擁有了作為一個當代作家的全部幸運和幸福。


     我會一如既往的仰望你們、注視你們、贊美你們。當我漸漸意識到我已經快要老了的時候,你們長大了,開始成熟了。很多年以后,我會再想起今天,會記起,我們曾經在一起度過了一個屬于我們自己內心的日子,一個屬于作家的,屬于年輕的,屬于文學的日子,這一切,幾乎包容了我們命運中的所有美好。
我愛你們!

                 2018年10月30日

   





跳轉到指定樓層
分享至 : QQ空間
0 人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頻道快訊

頻道快訊

主題:184 | 回復:437

每日好詩
|
每日詩訊
精彩直播
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高振霆+羅雙盈+

筆尖追光 ? 文學逐夢 01葉圣陶杯·全國十佳小作家 高振霆 文學 ……

點擊參與往期回顧
詩人榜
豐車

詩歌主題:6482

羅志海

詩歌主題:4487

石梅

發帖數:14029

月光雪

發帖數:7211

豐車

發帖數:6482

緣圓閣主

發帖數:5264

羅志海

發帖數:4487

妙慶居士

發帖數:4349

南島(青衣童生

發帖數:3636

田間識字翁

發帖數:3149

勞士誠

發帖數:2949

洗滌心靈的雨

發帖數:2681

關注中詩在線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詩在線

© 中詩在線 版權所有 京ICP備18011600號-1 技術支持:壹網

聯系郵箱|手機版|小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