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族星-秦嶺 文/秦仁智(貴州省知名記者)/中海集團總部趙記者 ...
熱度 1已有 641 次閱讀2019-3-28 11:10
璀璨族星-秦嶺
文/秦仁智/中海集團總部趙記者
南川的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呼吸南川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南川是個適合休閑度假、放松心情的黎寶地。
聞名遐邇的黎香湖文化在南川形成,不能不說與南川獨特的氣候環境有莫大關聯。
在發達城市的喧囂中,人的壓力驟大,甚至生育能力也隨之降低。
來南川旅游度假,放松自我,度蜜月享受婚姻生活,敞開懷抱、風景獨好的南川定會給你帶來最好的人生體驗……
秋去冬來,美麗的南川黎香湖,
那一抹淺藍,
那一縷陽光,
那一束含苞待放的臘梅。
是否在迎接你的到來!
……
黎香夜色
心里總有些許失落,
一個人在黎香湖的生活好單調。
日復一日的上班下班,600多個日夜。
就這樣伴隨秋季度過。
黎香湖的夜晚最漂亮了,
湖邊的教堂,尖頂上發出亮光,真的好美!
桂花的香味彌漫整個湖面,湖邊的長廊,
有一對戀人正在卿卿我我,你濃我濃...
以上的這兩首詩的作者名叫秦嶺,誰也不會想到他竟是一位僅有大專文化,在重慶中海黎香湖做了2年安管的安管大哥,被許多同事、朋友戲稱為“安管詩人”,“文藝值”在朋友圈中簡直是爆表了。
破土撐開一個光明的世界……
秦嶺是貴州正安人,退伍軍人,曾在部隊汽車連擔任過班長,參加過98抗洪救災。1996年他高中畢業,由于家庭原因沒有再繼續讀書,選擇去當兵。
2000年,他當時退伍分配在廣東汕尾文化局演出公司工作,由于工作關系首次接觸到《汕尾日報》紅海灣副刊,一直熱愛文學的他,當時試著寫了一首《大山的呼喚》的短詩送給了副刊編輯,沒過幾天竟然在《汕尾日報》副刊發表了。在第一次看著自己的文字變成鉛字的那一刻,他決心把內心無法抑制的喜悅化作一股動力,筆耕不綴。從此他的文學夢破土而出,為他開啟了另一扇世界的大門。
拔節噴發蓬勃向上的力量 ……
2006年,秦嶺離開了汕尾文化局演出公司,來到重慶,成為一名安管。 他每天負責進出人員來訪登記和監控工作,工作瑣碎而單調。雖然工作很單一,但是秦嶺的文學夢一直在心底,從不曾放棄。利用工作之余自考了大專,也并沒有因為某些人看不起他的保安職業,而阻礙他與文字迸發出靈感的火花。
平時他觀察身邊美好事物、欣賞四季風景并傾注筆端。先后在《汕尾日報》、《汕尾電信》、《汕尾郵政報》、《紅海潮》湖北省《作家驛站》、貴州省《織金文苑》、黑龍江雞西市《龍雨萬國詩存》、《逐夢文苑》等投稿發表近百篇散文。最近他還加入了安徽省鳳陽縣作家協會。
寫作給秦嶺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快樂,他說,自己雖然是一名微不足道的保安,但是也有自己的夢想,不必為自己的夢想偉大而不去堅持、也不必為自己的夢想不美好而慚愧自責,盡可以藏在心里不以示人,但自己要珍愛,給它一個容身之所,給它一個成長空間,說不定哪一天它就長大了,結出豐碩的果實來。
夢想從來與身份無關,只和心的指向有關,心若在,夢就在;心燦爛夢就多彩!
夢想不退伍,從軍裝到工裝……
從部隊生涯到目前的工作崗位,是什么強大的信念讓秦嶺寫作的夢想堅持下去?還得從一張老照片說起。
“每次看到這個照片,我眼前便會浮現98年那場世紀大洪水濁浪滔天的畫面,回想起我和戰友奮戰在抗洪第一線的日日夜夜”。秦嶺打開手機中珍藏的一張照片對我們說。
“記得當時我們正在戰備值班!突然間,緊急集合哨聲響起!!!我和戰友們迅速集合,連長宣布命令立即帶上裝備奔赴江心洲大堤參加抗洪搶險! 1998.8.1.當天下午我們部隊到達江心洲大堤!投入到抗洪的戰斗中!我和戰友們與肆虐的洪水進行著殊死搏斗。因為我們知道,鎮江市百萬群眾的生命在靠我們守護!
每天負荷兩百斤的麻袋來回奔走,與災情做爭分奪秒的斗爭,直到8.14號中午,我因雙腿毫無力氣了一頭栽倒,當戰友們把我搶救出來,我已昏迷過去……“。
彈指一揮間,20年過去了,照片已經褪色,但那些令人動容的瞬間卻深刻腦海,人們或許已經漸漸淡忘了那次世所罕見的特大洪澇災害,但對于親歷災害現場的人來說,卻是一輩子的難忘記憶,“人在堤在”、“抗洪抗到水低頭,堵口堵到水不流,”這些標語仍字字深撼在秦嶺心田。正是在綠色軍營學習、訓練、參加抗洪救災等豐富的閱歷培養造就了他在工作中吃苦耐勞、堅守自己夢想的精神。
“曾經,我是一名普通的軍人,時刻牢記保衛人民安全,現在,我是中海物業重慶分公司一名普通的安管員,我的使命就是保衛業主人財安全,在崗位上做好應該做的工作,不讓公司失望。”
在中海物業服務的隊伍里也有著一批像秦嶺一樣的退伍軍人,他們默默奉獻自己,將軍人的使命、職責、精神從軍隊帶入中海物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著身邊人。他們曾以“保家衛國”為使命,馳騁在各自的戰場上;而現在,他們同樣拼搏在各自的崗位上,不畏困難,堅定信念,朝著目標努力奮斗,在崗位上綻放光彩……
重慶美 南川更美 黎香湖特美 軍人的風采讓美景長盛不衰……
作者簡介
秦仁智,男,貴州遵義人,籍貫重慶。1973年高中畢業,教書三年。愛好二胡、三弦、琵琶,免費辦班對學生樂器培訓。
1986年大學畢業,出版《西部大開發貴州投資指南》、《貴州農業資源綜合開發》等書三本計600多萬字,采寫《璀璨族星》人物300多人,發表文章3000多篇。貴陽市歷史學會常務理事。貴州省寫作學會會員。貴州省農村開發扶貧促進會秘書長。企業家日報駐貴州記者站站長 。
**之好傳承 仁樂山智樂水
生于名城遵義 籍貫山城重慶
睜開眼大躍進 小學文化**
初中教書三年 業余樂器培
帶薪大學管理 記者總編財會
忝為寫作會員 掛名歷史學會
置身五千年史 好像啥也不會
研討人文三祖 搶時看書筆耕
出版指南三本 免強聊以**
采寫璀璨族星 效力和諧社會